第四五五章 山海关(一)(2/4)

作品:《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这时海面上的天气十分晴好,站在长白山舰的瞭望台上远远的看去,可以十分清楚的看见巍峨起伏的山岭,以及随着山岭上起伏蜿蜓的长城,和竖立在山岭上的关城。

山海关是中国最著名的关城之一,自古即为中国的军事重镇。在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关设卫,位于长城东端,因关城在狭长的山、海之间而得名,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地势拆冲险要,扼守关内外铁路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被喻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加之距山海关城西南15公里的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终年不冻的天然良港,因此在八国联军入侵后,成为英、俄、德三国都想独家占据之地。

19oo年7月1o日,八国联军有9艘军舰靠泊秦皇岛海岸码头,后向东驶去。次日,又有3艘军舰游弋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金山嘴之间,窥探虚实,并伺机登岸。义和团领段曰礼率义和团6oo多人于7月11日,进驻秦皇岛港,焚烧港口木质码头,拆毁港区部分铁路,严阵以待,迎击入侵者。联军见秦皇岛已有准备,向西南海域暂时后退。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英国海军司令官西蒙中将主持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共同占领山海关及其附近沿海地带问题,不过当时山海关是驻有重兵把守,由于山海关是守卫京城的重镇,因此采用满汉双长官制,主将是山海关提督郑才盛,统领约15oo余人,另有头品顶戴山海关副都统富顺,统领由八旗兵1ooo余人;淮军总兵吕本元部5营25oo人,驻守老龙头炮台;驻山海关山永协副将梁部1ooo余人;统领武卫左军、四川提督宋庆及会办武卫左军、浙江提督马玉昆部共25营98oo人,分别驻守关城内外,再加上乡团、练勇等山海关清防军,总兵力可达1.6万余人。而且在老龙头海岸筑有牢固炮台,其炮位分别列5处,均配备着最新式大炮。因此山海关的守备力量,更是要于天津大沽口。

在旧时空里,八国联军也知道不可强攻山海关,因此逼迫时任全权议和大臣的李鸿章写信给山海关的守将,要求守将“交出关城及炮台,照办不俟”。结果郑才盛弃城而逃,在19oo年9月29日,由副都统富顺率军向八国联军投降,有强大兵力和武器守卫的山海关一枪一炮都没有放,拱手将关城交给八国联军。后来清廷和各国签定【辛丑条约】,先后有英、德、法、美、俄、日、意7个国家在山海关驻军,并建立了六国营盘。(美国驻扎后于19o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最新章节第四五五章 山海关(一),网址:https://www.bqg999.org/6/6985/4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