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民营航天(3/4)

作品:《他在星河等我

华夏的民营商业航天终于迎来破晓时刻。

当然,在世界范围内,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早已经有众多富有冒险精神的亿万富豪大力投资太空飞行领域,并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

对于政府而言,通过私人航天科技公司进行火箭发射,将宇航员或货物送入太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资金成本。

例如2019年,全球共开展航天发射活动超过100次,其中有29次由民营公司完成,仅埃隆·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就完成了13次。

还对外界称,近年全球每年向太空发射有效载荷约500吨,其中约有一半是由他们完成的。

自2002年建立以来,经历了爆炸与回收失败等挫折,一度濒临破产,在一片质疑声中,不断前进,先后完成了猎鹰9火箭的发射与回收,并于2019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重型猎鹰,创造了民营商业航天的神话。

实话实说,马斯克依然是那个距离实现以商业力量探索太空梦想最近的人。

而且他创立的初衷是希望有朝一日移民火星,让人类成为跨星球生存的物种,而火箭也不过是一张“船票”而已。

综合以上,很多人都以为,现在正是民营资本进入航天科技领域的较好时机。

但做了几年老板的华可镜心中却很清楚,此事还是困难重重。

就像洪进军当初创办建能预制构件,就应为早了两步,就险些先驱变先烈。

与华可镜熟悉的建筑或地产行业不同,航天科技是一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

何时投资,何时获利,何时撤出资本,整个流程一点都不成熟。

反观建筑和地产行业,投资人可以很容易的掌控整个进程,并对项目的发展做出准确分析,充分降低风险。

所以,航天科技绝对就是一个要大把大把往焚化炉里扔钞票才能烧出来一点火星的产业。

再加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不确定因素还是太多太多。

但这些已经不是华可镜需要考虑的问题,更何况相比于商业性,发展航天事业更多的是源于理想,源于民族责任感。

而且既然早已经接受了外星人工智能的任务,既然小乐已经指明了方向。

那么小伙子卯足了劲头向前冲就是了。

所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更何况,华可镜还拥有着其他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在星河等我》 最新章节第135章 民营航天,网址:https://www.bqg999.org/159/159529/13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