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当代袁隆平(2/3)

作品:《小阁老

道老夫让人挖这些土坑,是干什么用的啊?”

“孟河先生小瞧人了。”赵昊笑道:“这是用来育秧的地窖。”

“我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老者不置可否道:“直接种地里不好吗?”

“这时节温度太低,秧苗下地会冻死的……”赵昊无奈道:“这是所有农民都知道的事情吧?”

“那晚点种就是了。”老者淡淡道。

“因为你要种两季稻,但我们江南的气温还是不够,种两季稻时间太紧,弄不好就会耽误了晚稻。”赵昊笑道:

“所以孟河先生采用地窖育秧的方式,把稻种提前种在这浅浅的地窖里,晚上盖上草席子,白天掀开接受日晒,便可提前长出秧苗。等到气温合适,直接把秧苗插进田里,等于抢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赵昊像在说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道:“晚稻也可如法炮制,这样种两季稻的时间也很宽裕了,再也不用担心春暖太迟、秋寒过早了。”

“呃……”老者有些被打击到的样子,一屁股蹲在田埂上,喃喃道:“原来这法子不是老夫独创的,你们昆山那边也知道。”

赵昊忙安慰道:“昆山那边并不会提前育苗,整个江南都是四月插秧,我们自然也不例外。”

“那你……”老者抬头看着赵昊。

“我也是方才听了孟河先生的话,才灵机一动想到的。”赵昊忙笑着解释过去,他当然不能说,这在后世都是常识了。

但这常识,正是眼前这位老者,带给华夏百姓的。

他就是大明的袁隆平——溧阳之光马一龙。

这位马一龙老先生,跟马克龙、马应龙、马卡龙,并无任何关系。

人家可是书香门第、世代官宦出身。他的父亲、叔叔,都是进士出身。马一龙本人,更是顺天府的解元,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张居正一起选庶吉士,可谓前途无量。

但他们这一科,都遇到了一段难捱的光景——他们一入仕途,便遇上了严嵩构陷夏言,目睹了首辅弃市的惨烈一幕。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朝堂暗无天日,奸佞当道,对任何有良知的官员,都无比的煎熬。

他们中有人选择了与严党死斗,比如杨继盛。有人选择了隐忍以待,比如张居正。也有很多人,选择了弃官归乡、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如马一龙。

马一龙五次上疏、乞养老母,终于在嘉靖三十八年从南京国子监司业任上致仕。

回到溧阳老家后,他便开办了这所务本书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阁老》 最新章节第九十三章 当代袁隆平,网址:https://www.bqg999.org/html/142/142214/96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