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高桥镇浮桥(2/3)

作品:《扶明

,逃离交战区域,最后一部分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士绅百姓,便又换上满衣满帽,公推出几员士绅,献上猪羊等礼物慰问大清军兵,请耿继茂不要为难百姓。

苏松常是天下膏腴之地,满清朝廷需要这个富庶之地,来为满清提供赋税,来进行统一战争。

满达海下有命令,对于主动投降之人,不得杀戮,对于敢于抗拒者,则鸡犬不留。

耿继茂好言安抚士绅,声言大清八旗兵军纪严明,绝不打骂骚扰顺民,还令士绅百姓推选出甲长、里长,以便维持秩序,清理抗清份子,为大清的太平江山尽一份力。

耿继茂一路向东进军,平稳的接受沿途小镇和村落,骑兵沿着大运河向前挺进,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队绿营精兵,由原浙江于潜分守参将王家屏亲自率领,他们打扮成为难民的模样,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向前挺进。

高桥镇附近,明军在运河上,搭建了一条浮桥,大批难民赶着骡车,挑着担子,拥挤上桥。

一时间,桥上人喊马嘶,分外嘈杂,桥头维持秩序的明军士卒,忙得不可开交,一日之间,已经有数万人渡过运河。

锡澄防线,北起江阴,南至太湖,长达百里,赵铭调集十个营的步军,数千水军,近四万人防守。

四万人马看似很多,但是撒在整条防线上,那就显得有些少了,兵力便被分散。

不过这对赵铭而言,也是一件无奈的事情,清军有骑兵优势,百里长的防线,一处不设防,清军骑兵就能突入苏松地区,届时骑兵劫掠乡野,大肆屠杀,苏松必然损失惨重。

因此赵铭只能沿着运河设防,不让清军骑兵突入运河之东,他便必须分散兵力去驻守。

此时,驻守高桥镇的是神策中军甲子营,全营有三千二百余名士卒,由指挥使俞国望统领。

俞国望乃是浙江人,清军攻入江南后在浙东起事,当时浙东已经被清军占据,俞国望担心他反清波及宗人,先焚宗祠,毁谱牒,而后举兵数千反清。

金华之战时,赵铭自浙东上岸,沿途义军响应,俞国望便是那时投靠赵铭,成为东海镇的一员。

此时,一身铠甲的俞国望,手按着战刀,看着桥上乱糟糟的一团,人群忽然不动了,不禁皱眉道:“去看看!”

“启禀指挥使,有辆马车轮子陷了下去,把路堵死了!”一名百户官打探后,急忙禀报。

俞国望大怒,“娘希匹,清军旦夕便至,这不是耽搁人命吗?”

俞国望蹭的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扶明》 最新章节第402章高桥镇浮桥,网址:https://www.bqg999.org/95/95340/40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