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巡视东番(2/3)

作品:《扶明


此时,赵铭将大都督行辕设于淡水,开始经营台湾北部地区,右军都督府的幕府,还有浙江都指挥使司各级衙门,都从舟山搬到了台湾。

赵铭带着陈明遇、戴之俊、陈于阶、冯京弟、徐浮远、陈子龙等人,巡视淡水、台北、桃园、竹堑等地。

虽说上岛百姓,已经有一百三十余万,开发了三年多的时间,但是被利用的土地,还是只是一少部分。

赵铭一路巡视到竹堑,在指挥使张仲坚的陪同下,来到竹堑之南,只见大片土地,长满了茂密的树林和灌木。

“国公,卑职击败大肚王后,占据此地。这里位于大甲溪南岸,土地平坦膏沃,适合屯田养兵。原来生活于此的土人,计口而种,不贪盈余,只满足自己所需,土地利用率很低,如果我们移民垦荒,必能成为粮仓!”张仲坚介绍道。

台湾物产丰富,与南洋等地岛屿一样,土人并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生活,因此他们不会像汉人一样,辛勤劳作,储备粮食备荒,出售于粮换取银钱和其他物品,所以土地利用率很低。

赵铭一路巡视过来,也颇有感触,台岛地广人稀,本地土人只求温饱,不像上岛汉民,勤奋耕作,追求向上。

自两千年前,陈涉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言,便给中国人种下了向上奋发的基因。

纵观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一个民族会像中国人一样渴望发财,渴望成功,中国人信人定胜天,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信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改变生活,就能提高自己的地位。

这种文化基因,使得中国一次次占据世界民族之巅。

这也是赵铭有信心,拓殖台湾,开发南洋的原因。

在没有政府主导和支持的情况下,中国人都能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现在有官府支持,没道理不能与西方殖民者,一较高下。

赵铭扫视眼前平坦富饶的土地,谓众人道:“治家治国,以食为先。今得此宝地,当效寓兵于农之法,使我东海兵精粮足,然后静观满清衅隙而进取。”

陈明遇颔首道:“国公之言在理,苟家无食,虽亲如父子夫妇,亦难以和其家;苟国无食,虽有忠君爱国之士,亦难以治其国。今随国公细观土地,甚是膏腴,若耕作得当,东海兵粮无忧,还能解朝廷粮乏之忧!”

赵铭点了点头,遂即对随行的陈子龙道:“先生可作一篇瀛洲游记,记录此处巡视台湾之事,讲所见所问所想,发表于《复兴报》上!”

陈子龙近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扶明》 最新章节第317章巡视东番,网址:https://www.bqg999.org/95/95340/31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