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2/3)

作品:《苏厨

“但是真正的官场手段,其实毫无可取,而且成名过早,倍加爱惜羽毛。” “吴逵之变,本可得平叛大功,他却轻轻放过,甚至为叛军请命。” “司马迁为李陵请命,什么下场?也就是皇宋宽慈,要是换到汉唐,怕不早都人头落地。” “苏湖开发,如此大利,本可大力笼络朝中两浙籍贯的官员,以为臂助。” “而他却定下土著移民的田亩数额,限制购买,白白错失大好良机。” “富弼司马光,对他青睐有加;赵抃张方平,一路培育。” “也未见他利用关系,在他们得势之时,一飞冲天。” “王相公入朝,曾与之同船三日,大用提拔之心,昭然若揭。” “苏油如能相从,哪里还有吕惠卿等人的机会?” “却听说两人竟然在舟中激辩,最后相持难下,定下什么‘相争为国,不及私交’的君子之约?” “反观吕惠卿,熙宁二年入朝附介甫公,至熙宁七年得成执政,中间还经历过两年守制。” “还有曾布,四年而得翰林学士,三司使。其余如王韶,章惇,皆一时骤拔高位,轻取要居。” “反观苏明润,除了中间两年权知开封府,前后沉沦外路十六年!” “不是天涯,就是海角,活活将少年功名的优势,磨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总是在当进之时瞻前顾后,循规蹈矩,坚持倔强。这能叫会做官吗?” 说起这个,蔡确就滔滔不绝有些忘形,一副痛恨苏油将好牌打得稀烂的样子。 王珪却听得有些悻悻然,那是,这些好牌要换到你蔡持正身上,老夫怕是早都被你踩在脚下了。 有些不耐地微微讽刺道:“攀枝蔓节,持正你到底厉害。说了这么半天,还是没说到点子上来。” 这是在嘲笑他连起大案踩着别人上位,蔡确心下虽然恼怒,面上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接下来就是点子上了,陈世儒案,久拖而不决,如今从开封府到了大理寺,一样判不下来。” “相公,是不是该奏请陛下,从大理寺移案御史台了?” 王珪大惊:“你还要起大狱?” 蔡确说道:“案子上到御史台,就可以调查苏颂在此案当中,是不是接受了吕公著的请托。” “据我所知,陈世儒被抓的当天夜里,李氏之母可是去吕公著府上求情,让叔父出面救自家女儿的。” 王珪问道:“然则这又与苏明润何干?苏颂虽与苏油同宗,可早就在五服之外。而且要是苏油袖手旁观,你也攀扯不到他身上去啊?” 蔡确说道:“如果一个苏颂,相公觉得不够分量,那再加上苏轼怎么样?” 王珪最忌惮的人就是苏轼,因为如果说苏油和自己,还算术业各有专攻的话,苏轼,那就真的是能够全方位代替自己的人才,不由得关心:“苏轼有何问题?” 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92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