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难(2/3)

作品:《苏厨

护法沙门的弟弟。 被罢免的判监和直讲中,多是经义精通之人,比如直讲焦千之,那是敢说欧九不读书的大学问家刘敞的朋友,吕公著特意聘请作为吕氏子弟教师的人。 直讲王汝翼,曾是王安石亲自征辟,一度与吕惠卿平起平坐的人,后来直言新法不便,才被疏远。 判监张璪,在杨绘反对王安石的时候,王安石信其文才,让他写文章批驳杨绘,被拒绝了。 罢免之前,即便是常秩亲自主持直讲考试,揭封之后,焦千之,王汝翼照样还是名列优等。 但是知识越多越那啥,照贬不误。 再看如今把控国子监的一帮子人,赵顼正被各种思想风潮闹得心烦,让王安石“一道德”,说道:“爱卿要是有什么著作,大可以发表出来嘛。” 王安石回答:“这件事情正在做,《诗》义,已经让常秩,邓绾写出来了。” 就连赵顼都有些担心:“这俩人的学问,能靠谱不哟?” 王安石也实话实说:“陛下放心,有为臣全程把控。” 就连他自己都信不过。 所以这次罢免和提拔,在知识分子眼里,就是个纯笑话。国子监是凭学问说话的地方,而学问正是王安石一派的软肋。 除了他自己,其余都是渣。 王安石眉头皱得很深,汴京城里,看似平静,其实暗潮汹涌。宗室,士人,外朝,百姓,反对新法之声不绝。 最令他纠结的,是吕惠卿在福建给自己来信,提醒自己要注意苏油。 蜀中和关洛,在学术合流之后,如今在政治上也有靠拢的趋势。 苏油在陕西的举措,得到了保守派们的支持,富弼回到西京之后,这种趋势会愈加明显。 接下来,还有吕公著。 还有文彦博。 别看老头见到苏油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是相公不要忘了,两人老师是同一人——龙昌期! 吕惠卿的建议,是立即将苏油调离陕西。去河北,或者去荆湖。 如果实在抵挡不住朝野呼声,要调他回京的话,军器监不行,司农寺不行,谏院不行,三司不行,学士院不行,那最好的选择,就是太常寺和司天监。 两处冷板凳。 想到这里,王安石不由得苦笑,吕吉甫这是被新党利益蒙蔽了双眼,过于想当然了。 从大宋的利益考虑,他也想放苏油到河北和荆湖去,也相信苏油能够干得风生水起。 但是苏油入仕十一来年,从来就在最艰苦的地方打转,即使入京后,都远离风暴,呆在郑州的时候居多。 十一年辛劳,积功二品,刚有了孩子就要去河北荆湖…… 陛下会答应吗?两宫会答应吗?相公们,同参知政事们答应吗? 苏油从来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来都任劳任怨毫不推辞。 但是能说他没有影响力吗? 亚相王珪,是苏油举试时的考官,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难,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61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