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苏洵去世(2/3)

作品:《苏厨

任馆职,知武进知县。 苏轼的情况与章惇又有些不同,他比章惇先回京,去年被任命为殿中丞,任判登闻鼓院。 苏轼的大名如今已经海内之名,年前李清臣考制科的时候,大佬们的评论就是——荀卿笔力,很有大苏文章的味道,不取第一没道理。 这就是把大苏文章当做评判标准了。 这才只是开始,要不了多久,苏文熟,吃羊肉。 赵曙也是久闻苏轼之名,开始想效仿唐代的做法,直接让苏轼担任翰林,任知制诰。 韩琦阻止道:“苏轼,远大之器也,它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久而用之,则人无异辞,今骤用之,恐天下未必皆以为然,适足累之也。” 赵曙又道:“与修起居注,可乎?” 韩琦又说:“这两个职务,其实都差不多,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选一个接近陛下的贴职与之,而且,需要他通过召试。” 赵曙说道:“馆阁进行考试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要提拔的人是否真才实学,苏轼还用得着这样吗?” 韩琦直言不可,于是苏轼也参加了这次制科,再次考了个最好成绩——三等。 考完之后,欧阳修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苏轼,苏轼摇头感慨:“韩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苏油得知消息,不由得呵呵冷笑,考试绝幸进是对的,不过韩琦忌惮苏家人之心,恐怕也是有的,大苏搞不好是受了自己的连累也不一定。 这次考试,苏轼被朝廷授予直史馆一职。 这个位置是旧党的传统位置,属于馆职之一,和翰林类似。 一般任职一至二年后,就会被委以重任,最重要的,在官阶上可以超迁! 外任官想要获得这个贴职,必须“特恩加授”,不可谓不是仕途上的一大进步。 然而,这是大苏最后的一点运气。 二月,白虹贯日,三月,彗星惊现,长达七尺有余,在夜空停留不去。 朝廷又忙碌起来,皇帝避正殿,减膳食,录罪囚,求直言。 大臣们纷纷上书:“彗非小变,不可不惧。陛下宜侧身修德以只天戒,臣恐患不在边也。” 赵曙也下诏自责,要求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分行省监察而矜恤,利病大者悉以闻。 趁此机会,苏油赶紧再次上书,第二次提及西南铜政,并且开始给西南东南诸路转运司去信。 第一批精铜三万斤已经炼出来了,有需要用铜的,风景这边独好哟。 不过私下里,苏油给张天师去了一封信,专门提到了彗星的事情。 这颗彗星是苏油知道的唯一一颗,每七十六年光顾一次,就是哈雷彗星。 如今的信件,路上走得还是慢,等到苏油收到苏小妹关于老堂哥病重的信件,已经是六月。 六月,欧阳修主持,苏洵配合所修的《太常因革礼》还未来得及上报,苏洵已经去世了。 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九章 苏洵去世,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4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