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2/3)

作品:《苏厨

愿意参军的娃子,去前线建立功勋,搏场富贵。” 寨老说道:“有,我们木叶县种地养羊是现学,可是家家自幼习武,打仗那是不用教,敢玩命!” 木叶县是苏油待得最长时间的一个县,因为狼狫兵是轻骑兵,在野战中硬碰硬地用骑兵对决方式吃掉了西夏的轻骑兵,大涨军威的同时,也成为这一战中的伤亡最大的部队。 苏油上烈士家走访,询问有没有生活困难,要求县令妥善解决,照顾,还要为家属发放抚恤。 纪念碑立起来后,苏油还按照夷人的风俗,以大巫身份举行了招魂仪式,最后留下招兵代表,安抚好众人后,方才离去。 木叶蛮,再次成为夷人中的高姓部族,县中男儿自幼习武,长成为国征战,立功受奖,也成了这一带后来的风俗。 八月稻熟,苏油终于巡视到了夔州。 夔州人可真是望穿秋水,如今的夔州港,可是大江上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同时还是造船基地,仓储中心,物资集散中心。 夔州钱庄一天的进出流水,在丝麻和粮食的盛产期,一日就高达十多万贯! 每隔三个月,便有三艘夔州型大型纵帆船下水,换上了高铁桅的纵帆船,帆面更大速度更快,水运的兴盛,甚至带动了峡州,江陵,鄂州,岳州的繁荣。 楚地本来在大宋不算繁华地区,如今也有了一丝崛起的迹象。 具有前瞻性目光的大船商们,除了张散这种被苏油支得没边的,注意力都不约而同地落到了八百里洞庭周围。 那里可是离蜀中最近的一块价值洼地,水运便捷,土壤肥沃。剩下的障碍,就是丛林,瘴疫,蛮夷。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巨大的经济区和这个经济区出口处的巨大港口带来的。 夔州转运司,按察司,知州,通判,巫山,奉节,木叶县的知县,还有云安诸监都监,地方耆老,都在码头上等待。 老熟人倒是还有不少,推官吴才接了孙修的判官职位,正待与苏油介绍各位新任的各位官员,梁员外抢先一把上前抓住苏油的右手:“这回跑不了了。” 周围生熟蛮代表一看,上前抓腰带的抓腰带,拉袖子的拉袖子:“大巫先去我们寨子!我们杀大肥猪!” “大肥猪算啥,椎牛!我们椎牛!” 弄得夹在官员和代表中间的知州直翻白眼,当着我的面喊要椎牛,当这里是陵井富顺呢?不怕罚款? 夔州路转运使原是苏油的上官,不过苏油在夔州的时候,一穷二白,转运使司当时在渝州;等到夔州搞好了,转运使司回来了,苏油又走了。 两年之后,苏油再次回来,已经与他平起平坐。 看着连胡子都还没有长出来的苏油,转运使不由得拱手:“明润当真是年少有为,甘棠之惠,百姓至今铭记于心。” 苏油安抚好汉夷代表,整理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44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