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试(2/3)

作品:《苏厨

杂叫人头晕就不舒服。 号位按《玉篇》这本字典排列,苏油抽到“汪”字。油汪汪,好兆头。 打开试卷,一共三道题:《王者通天地人赋》,《天德清明诗》,《水几于道论》。 对已经坐到这里的人来说,单做这几个题目都好做,但是如何出彩,是一个问题。 第一题王者通天地人,《说文解字》里有注释: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分析:核心思想——王持道秉中,以通三才。 第二题天德清明,来自《周颂?清庙》。 《诗》有四始。《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关于《周颂?清庙》,正义有如下解释: “此解文王神之所居,乃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故谓之清庙也。 此所祭者,止祭文王之神,所以有清明之德者,天德清明,文王象焉。 《易》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是文王能象天也。” 知道这些,才知道这诗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分析:歌颂文王清明,其德可以与高天相媲美。 最重要的,是《易》的那一句——“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再结合上一题——“王者通天地人”,就会发现,这是相互呼应,一脉而通的两篇题目。 找到了共同点,也找到了出题官埋下的扣子。 第三题,《水几于道论》,则是前两题的发挥。因为是论,所以必须引述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道德经》中的一句。看起来有些突兀,与前两题无甚关联。 其实这题得倒解才行——文王几于道,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故得上善。 这也与《易》循环往复之意暗合。 苏油估计,这崇政殿的这么多考生里边,大多数得栽在这俩坑里。能看破这几点的剩下那些人,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一次的详定官,是王安石与杨乐道,如今看来,王安石的意志得到了支持和体现。 王安石的文化水平,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 天地人水,文王演易,核心都是一个字——变。 再联系到王安石当政之后的作为,这几篇文章要怎么写,不言自明。 老王在偷偷埋着自己的私货。 总分析: 赋,要写王者所因,圣王之道; 诗,要歌颂文王,将他作为圣王的样板,通天地人的王者范例; 论,则要写文王的治国思想,需要结合史实和当今,从《易》和《道德经》里边摘出主要论据,旁引申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试,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2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