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统计数字(2/3)

作品:《苏厨

诸路流民及义州之饥。 先是熙、丰法度,司马光欲一切厘正,李清臣固争之,以为不可。 苏油入相后,乞纳李清臣于谏议之列,从之。 五月,户部李常进奏《元祐会计统计册》《元祐户部会计统计条例》,第一次将国家财计和预算规划,以及户部会计和统计制度做成文档汇编。 两部书统称为《会计录》,虽然整整晚了五个月,但是好歹算是做出来了。 这个真不怪李常,主要是历史欠账太多,这个进度,已经让苏油感到欣慰了。 根据统计,宋朝在熙宁初年,国家财政收入为一亿两千万贯。 其中国家地亩四百五十万顷,丁农两税收入为五千万贯,商税三千万贯,其余四千万贯是朝廷和皇室专营酒曲盐茶铜铁等收益。 在此之前,这些收入全部算作国家财政收入,其中两税还多是粮食、马料、丝麻等折算而成。 支出方面,由于四冗之故,加上连年的战争、灾荒、朝廷臃肿,黄河泛滥,一亿两千万贯根本留不住,最好的年成盈余七百万贯,而其后一般都会跟上两三年的赤字,让国库越来越空。 到了元祐元年,情势大为好转,国家地亩增加到了八百五十万顷。 但是丁农二税并没有翻番,这是因为南海、宁夏等地的农业优惠政策,以及给以前的青苗、市易、常平诸法买单,该免的尽数罢免,所以两税只增加到了七千五百万贯。 但是商税却获得了可喜的增长,除了各地工商大兴,海贸大兴外,还有四通商号这个庞然大物的拆解,让宗室产业也纳入到了朝廷征税的对象当中。 大宋到今天,光商税就高达一亿贯,远远超过了农税,丁税,成为大宋第一大税种。 其中几处市舶司的贡献就高达六千万贯之巨,外贸出口行业,又成了商税里边的大宗。 除去这些,其实还有皇室产业资产的盈利,这部分收益也非常可观。 如果按照以往的计算方法,将这些也纳入国家收入的话,妥妥突破两亿贯。 不过李常给皇家留了面子,只将谁都瞒不住的那部分,就是朝廷和内库平分的东胜洲收益纳入统计,做成一千五百万贯。 因此总算起来,国家收入如今已经到了一亿九千万贯之巨。 不过支出方面却并没有什么结余,根据苏油的安排,赵宋家天下,内库的收入虽然不纳入国家统计,但是苏油从高滔滔那里要来了一条保证,就是内库必须常年保持六千万贯的国家风险拨备,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作为应急基金。 这六千万贯算是给国家经济保底之用,平时坚决不能动,剩下的的才能作为皇家产业的投资资金。 同样的,户部也必须常年保证四千万贯的“库底”,作为应急之需,其余的量入为出,略有盈余就好。 财政是一个流通循环的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统计数字,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154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