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铁路(2/4)

作品:《苏厨

除了管理,本书还重点讲了如何培养地方民风、教育,如何兴农田水利,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商,甚至还指出新兴产业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 比如“五小工业”模式。 也就是小钢铁、小煤矿、小机械、小水泥、小化工,以及这些产业的落地,是如何推动地方兴盛的。 这书在大宋引发了一种奇怪现象,可贞堂虽然一版再版,但是官场上愣是见不着。 官员们都在私下流传授受,嘴上不要不要,心里好香好香。 晚上在被窝里边偷偷翻,但是你在任何一个官员的书房都看不到。 这也是大宋的风气,你看这个,摆这个,你就是热中官位,就是想谋求加官进爵,就是……不谦退淡泊,不光风霁月,不那么……君子。 不过苏油也没管,很多东西偷偷流传效果比公开出版还要好。 这是他后世得来的经验,嗯,比如…… 比如《子不语》。想偏了的,自己留言检讨,接受批评。 但是这套做派在如交趾、宁夏这样的地方暂时还用不着,因为这些地方的人,想法还没有复杂到这么假的程度。 夏人的官很糟糕,别说夏国,辽国都是,就连涉及国计的军器,铁冶,都是部落承包责任制。 因此才被巢谷钻了大空子。 语言对三路路级以上高官不是问题,但是以下的县令、知州,就有些麻烦了。 苏油厚颜无耻地给这些人,推荐了一款爆款——眉山师爷。 师爷的源流,出自周王之官——“幕人”。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凡朝觐、会同、军旅、田役、祭祀,共其帷、幕、幄、帟、绶。” 他们能够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起草文稿,代拟奏疏;处理案卷,裁行批复;奉命出使,联络官场。 干的其实就是“代理州官县令”的职务,因此深得官员倚重。 又因为身份特殊,故府内衙役、仆从将之作为老爷的朋友来看待。 其中以刑名、钱谷二席最重,称其为“师爷”。 官员则称其为“幕友”,师爷则称官员为“东翁”。 比如晁补之、秦观、苏元贞,都曾经是苏油在杭州时的“幕友”,而苏油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有一个“师爷”一直没变,那个人是张麒。 其实这个制度不好,但那是相对于现代,在如今这行政管理粗放到令人发指的原夏国地区,堪称跨时代的巨大进步。 可不嘛,宋朝跨越到了清朝……整整八百年间……不过话说回来,那八百年间,制度是进步还是倒退又得另说。 除了抓官员培训,还有教育。 苏油在各州都设立了小学,但是义务教育这种逆天的良政,却还不敢施行。 只能规定,除了条件好的孩子可以不读外,凡是进校读书的孩子,家长会得到很多招工,用人方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铁路,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138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