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议(2/3)

作品:《苏厨

一半换成货品,臣以为不过是他们的以退为进之计。” “等到货品到手,再来要求添加岁币,我们又该怎么办?” 苏油是今天负责回答和解释问题的人:“王相公,这些都会是签署协议的,两国之间的协议,不是说推翻就能推翻的,那必将经过又一次的磋商和谈判。” “对于辽国的要求,我认为,有理的,对大宋同时也有利的,我们可以同意;但是对于那些无理的,对大宋不利的,我们也当然要予以拒绝。” “我们与辽国的协定,主要还看是否于宋有利。大宋和辽国自澶渊之盟以来,几次岁币之议,渐渐从二十万贯缗,增加到了五十万贯缗,而边界之议,也是一再退让。” “如今这个协议,两国堪称敌体,可以说,这是自澶渊之盟以来,对我大宋最有利的一次协议。” 王珪说道:“明润有偷梁换柱之嫌,这二十五万贯银铜换做了货品,同样还是价值二十五万贯。” “所以给辽国的岁币其实还是一分未少,而且增加了榷货的环节,反而多生事端,怎么就是有利了呢?” 李肃之是政策的支持者,这时候出列:“将银铜换做货品,对大宋当然是有利的。” “相公乃是国朝华翰,不知道商贾之事,其实道理很简单,商贾进货越多,那价格折扣就越大,同样的订单里所含的货品越多,那成本就越低。” “这二十五万贯,可以让更多的商铺工坊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在如今河北凋敝的情况下,臣请用这二十五万贯,加上优惠的税制,在真定,大名两处招纳商贾,工匠,为辽国人生产所需的货物。一来能够刺激河北的振兴,二来可以就近调运,降低成本。” “这二十五万贯的货品,成本其实不过十多万贯,以钱易货,对我朝来说,还有一个有利的地方,就是变相降低了岁币的金额。” “而剩下的那些,化作了百姓和商贾的收益,以及国家的税收,何乐而不为呢?” 孙固孙老头这次站在了反对的一边:“陛下,商贾之利,与国家之利不同。” “辽人也不是易于之辈,二十五万贯给他们带去的,是机井,窥天镜,药品,奢侈品。” “有了机井,便有了良田;有了药品,就有了强健的国人;有了窥天镜,就有了正统的历法;有了奢侈品,就有了笼络部族酋长的手段。” 苏油笑道:“孙公所虑甚是,不过这些东西,也得看用在什么地方。” “不出苏油所料的话,机井,辽人不会用于改善百姓的生活,而是增加贵族,佛寺的良田;药品,那也是先给勋贵们保命,用不到国人身上;奢侈品,的确可以笼络人心,但是靠奢侈品笼络来的人心,靠得住吗?” “窥天镜我要说明一下,对于研究星体有帮助,但是历法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廷议,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110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