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2/3)

作品:《苏厨

最好的宣传方式,韩家人当然不会拒绝。 当然敢于求请的,也不会是普通人。 进入万籍堂,闻到为了防虫而设置的樟脑气味,苏油就觉得神清气爽。 抽出一卷打开,正文之外,还有韩琦的点校文字,特意用红黄笔墨列在旁边。 又随意抽了几本,都是如此。 这些书,韩琦竟然全都读过,还做了点校! 功夫不如自家族兄苏颂日录五千字广,也不如大苏《汉书》都要亲手抄三遍那么深,但是比起自己来,那是远远甩出五条街去了。 而且很多文字笔录里,还记下了时间和一些前朝今朝人物的趣事,甚至还有一些小抱怨,比如说某人来找自己议事,耽误了自己读书之类。 能够看出是韩琦在当宰相的时期内写下的。 日理万机还手不释卷,这士大夫的养成,也不是那么容易。 万籍堂是韩家的骄傲,不过在如今苏油面前,即便是三朝宰相之家,在这点上也骄傲不起来。 因为苏家的可贞堂,才是如今大宋最大的图书文物收藏地,而且还翻版刻印对外租借研究讲学陈列展览一条龙! 韩纯彦躬身道:“藏书楼如今经过大兄扩建收集,已经有了一万四千多册,分了四库,不过比可贞堂的规模,可不敢望其项背。” 可贞堂的藏书,除了古籍之外,还非常重视本朝人物的文集,一直以来也在整理出版,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口碑。 大宋士大夫之家,如今莫不以家大人的文集被可贞堂看中为荣,只要被可贞堂看中,那就身价立增。 就连王珪整理官制,都得经常到可贞堂翻阅资料,除了朝廷典章制度的档案,前人们留下的笔记,对于整理官制也有旁证之用。 苏油笑道:“可贞堂的藏书,在经史方面,其实和其余藏书楼也多不了什么,不过在子部和集部上,优势更明显罢了。” “子部更多了医书,数算,理工,化学方面的收集整理,先贤诸子之说,比其他书楼更盛,不过好多不敢出版。” “集部多了我朝文士的诗词歌赋,书法文章,这一点上和其余书楼重视古籍也有所不同。” “还有如《汴京时报》,《两浙潮报》,从创刊号开始到今天,全部都有收藏,其实这些对于研究我大宋时政,市井生活,风俗习惯,物价经济,军事战争,气候丰欠,都有极大的价值,甚至都不在经史子集之内。我们将之定义为——‘录’,定义为有价值的文字。” 观赏过书楼,韩纯彦邀请苏油到书厅饮茶。 韩粹彦焚上香,韩嘉彦将茶具端上来,给苏油泡茶。 苏油见韩粹彦韩嘉彦都是聪明灵动,说了声谢谢,问道:“刚刚说的绿坳儿的典故,你们知道出自那本书吗?” 韩粹彦有些茫然,韩嘉彦却说道:“出自五代陶秀实的《清异录》,他说青苔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厨》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苏酿酒,网址:https://www.bqg999.org/81/81553/104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