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一十九章(2/3)

作品:《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己家。中原主人不欢迎自己了,甚至拿着棍棒死命撵了,那我就赶紧跑回草原纵歌牧马!

游牧民族征服中原之后,一定会遭遇两个选择,也是一个二难问题:一个是迅速汉化,然后成功入主但会放弃草原;一个是拒绝汉化,然后难以立足于是迟早会被赶跑。

满清人为什么实现了中原和草原的统一?

满清的皇帝搞出了一个三位一体,在中原地区称皇帝在蒙古草原称大汗对雪域高原称文殊菩萨转世。所以,满清贵族的统治手法是相当厉害的。但,还是那个问题:你满清人要不要汉化?

这个必须要,不汉化就没法在中原站稳。但汉化了的满清,又该怎么统治草原呢?靠三位一体的尊号靠三个尊号的故事,就能搞定草原吗?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这句话是满清皇帝的认识,也是满清皇帝统治草原的攻略!清朝人比明朝人征服草原的成本,要低得多!

为什么古代中原王朝就没有变一个皇帝敢于去统治草原呢?不是不去,而是不能!

个中原因除了夷男先前说的那些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中原汉人王朝和草原王朝,在底层逻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什么是汉人?

汉人是根据文化定义的,具体说来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并按儒家文化的指导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视作汉人。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为大众日常的伦理标准存在,遵循儒家文化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当中。儒家文化所要求的这种特定的人际关系,要有比较稳定的家庭组织,前提就是定居。

定居的前提是农耕,而农耕又有一个硬性的约束条件,就是降水量。

在古代社会,由于农耕对降雨量的要求,使得汉人要是越过了长城以北,还想活下去,就必须游牧化,否则就是死路。而一旦游牧化之后,就意味着中原式的人际关系结构全部崩塌,无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来生活了。而只要你的生活方式游牧化,就不是汉人了。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派兵驱逐游牧者可以,但是要统治漠北,必须驻军。驻军的后勤补给靠中原运输显然不行,路途太远。

正是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对地理上的依赖,使得中原王朝越不过长城以北,只能在中原地区发展!

通俗地来讲,大概就是广袤无垠的草原,对于中原的统治者来说,就是一片贫瘠的化外之地,不值得他们倾尽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最新章节第两千一百一十九章,网址:https://www.bqg999.org/53/53119/219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