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3/5)

作品:《山沟皇帝

国在本土各地修建的各种基础设施众多,尤其是防洪抗旱的各种水利工程,从京畿直接拨款的洪泽湖工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地方上的各种中小型工程。

要不然,大唐帝国最近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就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天灾**呢,哪怕是有地方一时干旱,但是也不至于赤地千里,有地方偶尔雨水暴涨也不至于洪涝呢。

就是因为大唐帝国建设的众多防洪抗旱水利设施。

按照目前大唐帝国的水利基础设施的规模,除非是大范围长时间的不降雨,或者是连续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要不然的话都是渣渣……

就算遇上了也没啥……

哪怕是本土的粮食产量突然暴跌,大唐帝国也有足够的底气维持全民温饱!

毕竟整个地球都可以说是大唐的粮仓呢。

比如大唐帝国耗费了大力气,不惜弄出了迁国行动,这才彻底占据下来的南洋地区。

偌大一个南洋地区如今顶多也只能算是得到了初步的开发,主要还是集中在安南、暹罗等地区的沿海地点,前后大约移民了区区几百万人口,但是凭借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其粮食产量已经不比人口破千万的湖北差了。

估计不用几年,南洋地区的粮食产量就会全面超越湖广地区了。

而湖广地区,目前可是大唐帝国的第一大粮仓。

还有印度和美洲等海外地区,尤其是北美洲地区,现在都展开机械化农业了,粮食产量后续将会得到暴涨。

当然了,大唐帝国在全球各地弄粮仓,可不是为了防备什么本土的大规模旱灾洪涝等等。

大唐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是为了全民富裕,把粮食指数降低下来。

同手呢这也是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至于防备本土大规模粮食减产,那只是附带的而已。

毕竟大唐帝国本土的各种水利设施已经是非常完善了,而帝国还在继续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寻常的天灾不可能危害到大唐帝国本土的生存的。

然而大唐帝国依旧是在不断的追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试图不断的提高粮食产量!

毕竟粮食这东西,再多也是不嫌多的。

只是以现在的粮食种植技术而言,单亩产量已经很难提升了,只能是单纯的开发更多的耕地。

而耕地面积也是有限的,为此李轩更加注重的是粮食产量的提升。

而宣平四十一年,大唐立国数十年,拨下了无数研发资金后,终于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山沟皇帝》 最新章节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网址:https://www.bqg999.org/49/49672/1968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