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火凤印(1/3)

作品:《折锦春

桓子澄的话音落下,哑奴敛眉颌首,神情郑重,眸中的疑虑却仍在。行刺大陈诸皇子,此等行径虽说大胆,到底还是在自己的国度里,以桓氏之能,未必算是什么大事。再者说,此事郎主桓道非亦是默许了的。为了桓氏一族今后的起复,以此雷霆手段激一激中元帝,令他早日下旨赦免桓氏,实可谓四两拨千金之举,初闻此计时,桓道非便已赞过“大妙”。然而,远赴大唐行事,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人在他国,诸事不便,纵然桓子澄将接下来的每一步筹划得极细,却终是叫人心中不安。且,此事亦是瞒着桓道非的。这一点,尤其令哑奴忧心。可是,桓家内部如今的情势,却又令他不得不紧随桓子澄左右,不敢有片刻松懈。说到底,桓道非对自己的长子桓子澄,并无多少喜爱。在桓道非的心里,唯有幼子桓子瑜,才是他心之所系。哑奴的眉头一点点皱了起来,目中忧虑更甚。阿爷爱小儿,在大族中,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而桓子澄纵然再是出众,却因了母族羸弱,在野心勃勃的桓道非眼中,便不如母族为范阳卢氏的幼子有价值了。子强而母弱,这样的桓子澄,于冠族桓氏而言,确实不是最理想的下任郎主人选。十余年的流放生活,令桓氏急需外力襄助,而桓子瑜显然比桓子澄更具备这样的能力。再者说,桓子瑜本身也不差,容貌清俊、清雅温和,比之冰冷的桓子澄,更多了一份温润。此外,桓子澄的年纪也大了一些,这也是他的短处。桓道非如今正值壮年,还能再管上二、三十年的事甚至更久,到得那时,桓子澄也有些老了。在桓道非看来,自己的长子目今的作用便只剩下了一个——联姻,为幼子桓子瑜拉拢住一方势力。而桓子瑜却胜在正当年少,且母族势强,再有一众族老的帮助以及桓道非本人耳提面命,他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成长,待桓道非去后,桓子瑜便能以盛年之龄,接下新一任郎主的位置了。哑奴无声地叹了口气,看向桓子澄的眸光里,含了一丝疼爱。桓子澄并不知晓身边忠仆的感慨。此刻的他,正凝眉思忖着什么,沉默良久,方才轻声语道:“父亲……一定有事情瞒着我,而我……却不能多问。我自知,此举极冒险,然,桓氏之局,唯此可解。”他仍在说派人赴大唐之事。此举可解桓氏之局,却也只是暂解而已,桓氏最难破解之局,仍在大都。桓子澄的眉峰往下压了压,冰冷的眸子里,全无一丝表情。宝藏、墨三,还有对墨氏诸事的知悉,这一切,不过是托了死过一次的福罢了。前世吕时行叛逃赵国时,中元帝曾很隐晦地提及过墨氏,以及墨氏在赵国的那个神秘组织。这几者之间,似是有一种微妙的联系。这些事,桓子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折锦春》 最新章节第332章 火凤印,网址:https://www.bqg999.org/45/4556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