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这一玩,便成了一个学派(1/8)

作品:《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2003年,四月。

一位神情紧张的中国女士,提着一只黑色旅行包,行色匆匆的走进了纽约国际机场。

“未免夜长梦多,你即刻就带着东西离开。”

“答应他,别跟他讨价还价,宝贝到手赶紧回国……”

只因为这几句话,这位女士在返航的途中一分钟都不敢合眼。

一直紧紧的抱着旅行包。

看着她这副坐立不安的模样,两位空姐担心的过来询问了好几遍。

她们哪里清楚,之所以这位女士不敢闭眼,完全是因为她怀里守着的是整整三卷的“王羲之”。

她,就是国家文物外事局的局长王立梅。

而她这会抱在怀里的,正是流失海外的北宋国子监本《淳化阁帖》。

……

若在国内问一句:中国的古董教父是谁?

即便是启动一场多方辩论会,也辨不出什么结果。

但若在国际市场打听一下,立刻就会得到一个答案:安思远。

别有讽趣的是,这个听起来很中国的人名,却不是中国人。

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米国佬。

这位米国佬,也正是王立梅局长这场跨国交易的对象。

按照安思远的原话,出让“王羲之”的450万美元报价,完全就是一个给中国的友情价。

有趣的是,早在1996年时,也曾有人建议故宫博物院来一场同样的交易。

让国宝《淳化阁帖》回归祖国。

但1996年时的安思远表示不接受交易,只接受交换。

一番商量后,双方同意以故博的三串朝珠,交换《淳化阁帖》的6、7、8“王羲之”卷。

可当安思远带着宝贝赶到故博后,却表示没瞧上故博的三串朝珠。

然后,自行在故博的展厅里,点了一只翡翠和一件明代家具。

可惜,安思远虽然精明,但故博的专家也不傻。

各自数了数对方的心眼子后,这场交易毫无意外的告吹了。

……

时间回到1979年年末,远在纽约的安思远敲响了一扇后门。

之后,便收到了允许参观艺术品仓库的通知。

到了1980年正月,这位米国的“中国古董教父”、“明代家具之王”……来中国了!

而那位日后将与其数心眼的故博专家:启功同志。

这一会,正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最新章节第316章 这一玩,便成了一个学派,网址:https://www.bqg999.org/315/31556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