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周家上(3/4)

作品:《小市民的奋斗

侄,司马连站起来谦称起来,口称着眼前这个北地商界泰斗为伯父。

“贤侄,老朽说你如此年青已超过老朽甚多,原因无他,只因你看的比一般人远上甚多,多括我本人在内。没想到我周辑之,实业救国走了十多年,最后尽然还是走了弯路。”

周学熙叹了口气说到,一时间显然老了许多。

“不知道伯父为何如此做叹,伯父能取得如此骄绩,已令人侧目了。”

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清瘦的老人在那里叹气,司马连忙问到,眼前的这个老人可是被写进历史书的北方实业之父,走了弯路?可能吗?

“贤侄,老夫十多年打拼积攒下的周氏集团现在的千万资产,也许是起了兴国、富国之用,但是要提到实业救国,老夫却是走了十多年弯路,水泥、陶瓷、纱纺能救国强国吗?要说救国强国还是贤侄那样,生产各式机器才是救国强国,生产机器刺激钢铁产量,钢铁产量又是国家实力,相比之下老夫见识不及贤侄,让贤侄见笑了。”

相较之下,自己虽说闯荡商海数十年,可是相形之下,眼光竟还不如年青人。

“哎!真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想到自己看到棉纱、棉布、面粉热销时,竟然也跟风投资纱厂、纺织厂。虽然棉纱、棉布利润较大,但是所需机器却全需进口,相形之下制造棉纱、棉布虽可富国,有违自己所希望的“实业救国”之本意,必竟强国仍然是要靠机器制造,而非纺纱织布。

“将来的中国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青人,我们这代必竟已经老了。”

看着眼前这个年青人,周学熙意识到自己这些竟然一直舍本求末,自己所创办的企业大都是谋利甚丰,但却舍强国而去,一时不知做何感想。

实业救国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商人的梦想,但是在达成实业救国的这个梦想的同时,投资实业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也是其投资实业的原动力。

轻工业所需的技术含量底、投资少、回报快,是这些商人投资轻工业的原因,但是很少有人会觉得他们所为实际上所达到的最多只是富路,强国只靠轻工业显然不行。

“伯父实在是高抬司马了,司马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些运气,身边有几个技术人员罢了,如果不是国商们投资纺厂、纱厂,司马怕就是造出纱机也要担心卖不掉,最终也是殊途同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市民的奋斗》 最新章节第八十章 周家上,网址:https://www.bqg999.org/274/274206/8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