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变天了(2/3)

作品:《大流寇

哭了一天后的群臣们第二天算是清醒过来,然后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关系所有人命运的大事谁来当皇帝?

一场争执就此展开。

南京及其附近地方的大臣、勋贵、太监和手头握有兵马的将帅全部加入进来。

以血统亲近而言,崇祯祖父神宗皇帝诸子、孙还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另外神宗兄弟的儿子则有潞王朱常淓。

那么在皇帝和直系继承人都不存在的前提下,按照大明立君储序制度,皇位人选首先必须考虑福王、桂王、惠王。

而在福、桂、惠三王中福藩朱由崧又处于优先地位,这是因为三亲藩中福藩居长,桂、惠二藩又比崇祯帝高一辈,不如朱由崧援引“兄终弟及”继统适宜。

然而问题出现了,福藩至今下落不明!

当政大臣们不可能拥立一个不知是死是活,也不知在哪的亲藩为帝,于是礼部提出建议当按礼法当在桂、惠二藩中择立一个。

只是,这个建议又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桂、惠二藩在崇祯十六年时张献忠部进入湖南时逃往了广西,距南京实在太远。光是送信过去就得一个月,接信启程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两个月。

大明的江山社稷能两个月没有天子吗?

漕运总督路振飞同凤阳总督马士英“重拳出击”,联名上书南京通政司,倡立唐王。

在这份联名书上还有凤阳监军太监卢九德、总兵黄得功、刘良佐、朱纪、郑鸿逵等大小将校27人。

此事引发南都朝堂轩然大波,以在籍礼部侍郎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坚决反对拥立唐王,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大小官员159人上书称以亲以贤,唐王都不可立,且先帝在时明诏天下囚唐王于高墙之内,现先帝尸骨未寒,怎能让唐王承继江山大统。

史可法也头疼,朝堂百官不同意立唐王的占了多数,他本人虽是主政南都第一人,但毕竟也是东林党出身,虽知拥立唐王登基于此时局面是最好,但也不能不考虑党内反对声音。

争执不下时,马士英“图穷匕现”,竟以凤阳总督名义正式致书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宣布率凤阳节制十万将士拥立唐王。

消息传出,南京群臣目瞪口呆,虽然他们义愤填膺,但手中没有兵马的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流寇》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变天了,网址:https://www.bqg999.org/202/202209/3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