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兴办府学(2/4)

作品:《更宋

醍醐灌顶,顿时明白了这世间的道理,郭浩这是把人世看透了。

“朕在汴梁兴办学堂,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当今天下有几座书院还能入得朕眼,这睢阳书院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睢阳书院坐落宋州,距离汴梁较进,朕打算扩大学院的规模,将睢阳书院升为府学国子监,不知戚先生意下如何?”

郭浩要扩建书院!

戚同文和他的弟子都脸上一喜,国子监这三个字分量很重,从此以后睢阳书院将是大宋最高学府!

“多谢陛下,臣代替天下学子谢过陛下!”

说罢戚同文和弟子们纷纷跪下,郭浩受了这一拜,然后让他们起来。

“国子监责任重大,不但汇聚天下各路才子,还要为国家选送人才。

而且六部的运营戚先生应该有所耳闻,所以国子监的课业不能太过单一,除了传统文学以外,还要设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政治、军事、历史、音乐等诸多科目。

而且书院不光是学府,也要是一个资料库,是大宋第一个科研基地,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听到这么多科目,戚同文有些傻眼,郭浩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说道:“致尧,把那些书拿来。”

郭致尧答应转身跑了出去,功夫不大又跑了回来,手里抱着一摞书,这都是郭浩给他子女们编写的教材。

“除了军事、历史、音乐,其他科目都可以以这些书为参考,编写相应的教材。

国子监采用四年制,每半年为一学期,有寒暑假可以回家省亲,平时都住在学院。

诸多科目有一门通过考核即可毕业,这个稍后你和礼部商量一下,包括学院扩建事宜,一并禀告给朕。

作为大宋的最好学府,这里的学子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而且必须忠君爱国,朕将是他们的名誉山长,只要有本事,朕都会重用!”

看着年轻的一摞书,戚同文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连忙跪下双手从郭致尧的手里接过。

“多谢陛下,老夫必不负皇恩!”

行礼过后,郭浩把他扶起来,抬头看着后面的学子,其中有历史上有名的大臣,但郭浩并没有记得那么清。

此时睢阳书院确实没什么名人,可后来却有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范仲淹了。

郭浩一番话,奠定了国子监的基调,既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之后,文化终于提上了日程。

也许有人会说,郭浩之前不是兴办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更宋》 最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七章 兴办府学,网址:https://www.bqg999.org/201/201568/33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