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声音(2/3)

作品:《昭周

,就不好再大肆扩张了,因此到现在为止,平卢军基本上还保持了进长安时的人数。

除了检视军队之外,林昭还要处理一些从青州送过来的重要事务。

在这个时代,因为信息延迟,远距离遥控是不可能实现的,青州送过来的事情,也只是一些方向性的决策,具体的事务都是沈徽在处理,而军务则是赵歇在处理。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飞逝。

转眼间,长安进入到了六月。

此时,天子回归长安城,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时间,长安城的局势也相对稳定了下来。

因为朝局日趋稳定,朝廷之中,还是有了另一种声音。

那就是让三位节度使,离开长安城。

原因很简单,三位节度使,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长安城。

他们来到长安,是戡乱平叛来的,如今叛乱已经平定,朝廷也稳定了下来,三位节度使以及各自麾下的将士,该受封领赏的,也都受封领赏了,这个时候,三个节度使,不应该继续留在长安城了。

齐师道应该回灵州,王甫应该回太原,至于林昭……

他可以回青州,也可以回越州。

因为其他两位节度使的封地,都在他们节度使府的治下,而封给林昭的越州则是他的故乡,并不在平卢节度使府治下,所以林昭就多了一个选择。

这种声音,最开始只是几个年轻的读书人提出来,朝堂上并没有多少附和的声音,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暗处有人推波助澜,到了六月之后,这种声音便越来越大了。

六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就有四个五品以上的官员上书朝廷,直接指明三位节度使应当各回本职,不应当再留在长安。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

有些人也说,关中尚且不够稳固,长安禁军也还没有训练起来,这个时候三位节度使应当继续镇守关中,等长安禁军成型,三个人再离开长安。

对此,三位节度使始终缄默,没有表态。

到了六月初十,朝廷的第二次大朝会,三位节度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默契,全都没有出席。

三个当事人没有到场,朝堂上的局面就更加控制不住,先后有十几个读书人上书朝廷,请朝廷下旨,让三位节度使离开长安城。

不过不管是帝座上的天子,还是政事堂首魁曹松,也都没有对这件事情表态,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朝会散去之后,一个穿着一身黑衣的中年人,来到了崇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昭周》 最新章节第七百六十章 朝堂上的声音,网址:https://www.bqg999.org/200/200701/78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