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终于要离开了(2/3)

作品:《医旅研途

是通过把药物打入体内,这些溶栓药物能够溶解掉拴住血管的血栓,从而恢复血流,改善病情。但溶栓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脑出血。所以,轻易不溶栓。

陈伯虽然来的时候呼吸急促,但血压还是好的,不是最严重的肺栓塞,所以我们没有溶栓。而是采取抗凝的方法。抗凝的目的是预防血栓再形成,只要没有继续生成血栓,病情不再继续加重,我们的身体会自己启动溶栓机制,溶解血栓。这种溶栓是没有脑出血风险的。

图片

于是我们给用了华法林抗凝,治疗了几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陈伯还是会动不动就气促、呼吸困难,几次都差点需要气管插管了。

最后一次,我值班,在翻身后,陈伯的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呼吸急促,这样下去不行,我想,必须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保命要紧。

跟小陈沟通后,同意气管插管。

于是我给陈伯推了一点咪达唑仑,然后迅速插上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插管过程还算顺利,接上呼吸机后,陈伯的呼吸逐渐平顺,血氧饱和度也能显著提升。

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

问题是,明明一个肺炎、肺栓塞的病人,经过充分的抗感染、抗凝治疗,但效果却不好,依然有发热,感染指标不是太高,但也没有明显降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图片

难道是抗生素还不够强悍么?这个可能性不大啊,我们已经联合使用了很广谱的强力抗生素,最致命的抗生素我们都可以覆盖到。就好像东风快递一样,覆盖面积非常广,没理由控制不住的。

难道患者除了肺炎、肺栓塞后,还有别的问题?

事实上,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长期劳作的农民会有肺栓塞,无缘无故的怎么会肺栓塞呢?我们通常见到的肺栓塞都有诱因的,比如患者可能刚做了手术,长期卧床,下肢水肿,血液高凝状态等等,但他都没有。

患者还在持续发热,难道还有肺结核可能么?

可是抗结核抗体、-sot试验、痰涂片几次都是阴性的,没有肺结核证据啊。

那天值班,我见陈伯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他被充分镇静镇痛了,就像动物冬眠一样,没有明显知觉。

图片

小陈探视时,见他父亲躺着动也不动,哭的稀里哗啦,只是紧紧地握着陈伯的手,呼唤着他的父亲,希望他能早点醒过来,回家一起看甘蔗,甘蔗又可以卖了,赶紧起来回家啊。

病人反复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医旅研途》 最新章节第133章 终于要离开了,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9/199539/13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