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远东格局(2/3)

作品:《大明合伙人

地区。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罗刹人通过《尼布楚条约》获得了贸易之便,渐渐的在苦寒的西伯利亚站稳了脚跟并发展壮大,为以后罗刹人的进一步扩张埋下了巨大的祸根。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作为一个后世人,沈浪对罗刹人始终保持着警惕,仔细研读过史料的崇祯自然也不敢小觑罗刹人的威胁。

不过暂时大明与罗刹人还不会有直接冲突,毕竟大明还未将奴儿干都司收回并彻底控制,双方势力在地理上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是,以罗刹人疯狂扩张的本性,双方之间的冲突再所难免,事实也确实如此。

沈浪不可能想不到,在他想来,若是多尔衮逃到了西伯利亚,也并非一件坏事,就让他和罗刹人先斗斗吧。

罗刹人本性野蛮凶悍,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掠夺、征服,不可能想到与多尔衮联合起来对付大明。

而多尔衮也有着自己的骄傲,连大明都不愿意臣服,怎么可能去臣服在西伯利亚势力还相对薄弱的罗刹人。

双方最大的可能性是爆发激烈的冲突,罗刹人是掠夺,多尔衮是为自己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双方之间的利益追求就是最大的矛盾,必然是不死不休。

而在这个时候,大明一边坐山观虎斗,一边收复并加强对奴儿干都司的控制,这对以后大明与罗刹人的争斗为其重要。

不然的话,光是后勤补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当然,这都是后话,远东的格局发展如何还有很多变数。

多尔衮能不能活着逃到西伯利亚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能不能在西伯利亚打下一块生存空间,那得看他的能力。

沈浪大军一路上除了必要的休整,几乎没有停留,直到来到锦州城外。

此时的锦州城已经被吴三桂、李定国他们围困月余,也被热气球轰炸了月余,整座城已经是一片狼藉,到处残垣瓦砾。

济尔哈朗也想到了阿济格的应对方式,组织城内百姓扩大地窖,然后挖出通道将地窖连通起来。

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锦州城地下也被挖出了一个可以让全城百姓容身的地下城,物资也尽可能的转入地下。

为了预防大孔明灯的轰炸,济尔哈朗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示警系统,各门都安排了专门观瞭的士兵,一旦发现大孔明灯升空并向锦州方向飞来,立即吹号角示警。

然后城中各处会挂起显眼的大红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明合伙人》 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九章 远东格局,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8/198344/59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