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千里传声筒(求下推荐票,谢谢各位!)(2/3)

作品:《大明合伙人

,现在在很多地方比十两银子还值钱,因为闹饥荒的地方,有银子都难以买到米,物价飞涨。

装备上,每人都配备短管燧发枪,长管燧发枪根据需要再另配,还有沈浪从现代社会用精钢打造的腰刀以及匕首,每人配望远镜等等。

最重要的,还有一种其他地方还未配备的重要装备:无线电通讯。

这便是沈浪要锦衣卫接下来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构建一个覆盖一定区域的无线网络,组成一张通讯网。

让自己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各方动静,在信息上占据主动。

作为一个现代人,沈浪深知情报的重要性,而情报的价值和及时性息息相关。

在这一点上,建虏比大明做得强多了。

现在大明的内部几乎被建虏的探子渗透得千疮百孔,内部一些有影响力的权贵、大家族甚至甘于充当建虏的情报商,让大明极其被动。

曾经有几次大明差点灭了李自成和张献忠,但就因为建虏及时入寇让大明的行动功亏一篑。

建虏入寇劫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让大明无法消灭流冠,从而让大明进一步陷入内耗中无法自拔。

而这个时候的通讯传输这般原始,建虏却能够做到这般,在情报这点上是不得不佩服的。

可这原本应该是大明的强项,大明在万历三大征时,锦衣卫的情报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可仅仅经过几十年,就衰败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现在大明对辽东那块区域的了解是越来越少了,大明的情报力量已经很难将触手伸向那里了。

沈浪知道依靠大明现在的体系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重整情报系统的,所以只有通过自己来开挂了,现代装备搞起来。

大功率无线电台,对讲机,带太阳能电池板的户外电源,甚至连天线,沈浪都请专业人士制作了不少出来。

因他偶然得知无线电圈里流行的一句话:

“要想通联信号好,首先要有一个好台子,但一个好台子,不如有一个好天线,有一个好天线,不如有个好位置。”

电台,沈浪买的顶尖货,说是在通讯条件好的位置能够传送达二十到五十公里。

即使有些缩水,几十里的距离放在这个时候也非常可观了。

如果再将一台台无线电每隔几十里串联起来,就可以形成一张大网,千里传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天线,沈浪请的专业人士做的,他自己试验过,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明合伙人》 最新章节第八十一章 千里传声筒(求下推荐票,谢谢各位!),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8/198344/17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