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朝议,先发制人(2/3)

作品:《大唐:八岁大将军



“可事已至此,那怕是再大的惊骇,希望尔等摆正自己的心,尽心尽力安抚百姓的情绪。”

“臣等知晓。”群臣百官弯腰低首。

内心皆是明了,这是李隆基对他们的警告。

不要传谣,扰乱民心。

“此事不再提议。”李隆基微点头,继续言道,“接下来,朕要与尔等告知一件大事。”

“大唐附属国,膏同国起兵入侵安东,安东都护府已灭。膏同国二十万大军,兵指辽东城与新城。朕已经传金令于平卢节度使府,抽兵前去抵抗。”

说到此处,李隆基未再开口,而是等待某人的反应。

不过,某人还未作出反应,龙台下的群臣百官却是炸了,纷纷心惊的请言。

“陛下,膏同国与东岛国一样,都是弹丸之地。如今膏同同兴兵来犯,简直不知死活,臣请战膏同国,统兵灭了他!”

“不可!”

“陛下,如今我大唐四处迎敌,对于膏同国只能抵御,不能贸然进军,否则不仅会拖住我军将士,更会让国库压力倍增。”

“非也,如若不打疼膏同国,此国便会如同狗皮膏药,一直黏住安东不放。时间久矣,势必会消弱我大唐国力。”

“陛下,臣认为应当给予雷霆之击!”

“臣赞同,陛下如今大食安稳,突厥又被唐王殿下杀的胆颤。东岛国虽然还未解决,但我大唐同时面临两国入侵,亦能从容应对,理因痛击膏同国。”

“臣反对,陛下,如今唐王卸甲,大食与突厥势必会反扑,届时便是四国入侵,我大唐虽然强盛无比,但同时迎战四国,也是力有不逮。”

“臣认为,可派出使臣与膏同国议和,方乃上策。”

“……”

群臣百官在心惊之余,分成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听得李隆基头疼不已。

两方皆有理。

毕竟李隆基最清楚,此时的局势可谓乱的不能再乱。

李易卸甲藏兵的后果还未解决。

北庭有李承忠在,李隆基倒是不怎么担忧突厥,可是这大食国就不一定了。

他们怕的是唐王李易,不是怕其余大唐将士,听闻唐王卸甲后,肯定会反扑夺回疆土。

东岛国亦是如此。

再加上膏同国,便会形成三国入侵大唐。

以现在的大唐,的确无力同时应对,就算是不顾一切的应对,国力也势必会衰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唐:八岁大将军》 最新章节第四百章 朝议,先发制人,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0/190592/40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