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真相渐明(2/5)

作品:《1627崛起南海

州这边的时候,本地就已经有很多人对他们的做法不满了。海汉人往儋州卖盐,本地的盐场很快就垮了,往儋州卖煤,本地的煤矿也纷纷关门。他们这些勾当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却从来没人注意到。”

张千智没有应声,海汉在琼北的商贸策略,他也是略知一二的。海汉所拥有的生产组织能力和多出几百年的科技积累,是同时代竞争对手完全无法比拟的,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让海汉能够以极低的生产成本大量产出如食盐这样的生活必需品,甚至就连挖煤这样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产业,海汉也能将隔海运来的精煤成本控制在本地出产的褐煤之下。

低价倾销所带来的区域内同行业生产单位大面积停产、破产,本来就是海汉的目的之一。这样一方面可以对琼北地区的贸易加强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将大量的劳动力从效率底下的劳动场所解放出来,将他们吸引到海汉治下的生产部门去从事效率更高的生产活动。而这个构想也的确得到了很好的实施效果,仅1628-1630年期间,海汉每年从儋州地区引入到三亚的移民就多达五千人以上,极大地充实了治下区域的劳动人口规模。

儋州地区原本那些盐户、矿工,绝大部分都在近两三年移民去了三亚或其他海汉民政部所安排的地区,就收入和生活待遇而言,肯定是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水平。黄子星说儋州有人被海汉的商贸策略害得“家破人亡”,倒也不是没有,但并非是这些完全凭借力气吃饭的底层劳工。

在这个过程中破产的盐商、煤老板,那的确是有的,而且为数并不算太少。其中也不乏真的因为破产而家破人亡的,但这些人往往都是因为自己作死,非但不愿意成为海汉的经销下线,反而利用各种手段试图阻挠海汉货在儋州的遍地开花。

当然了,这些人所能采用的手段也非常有限,在强大的海汉面前显得势单力孤,偶尔有人得手了那么一两次,比如让人去纵火烧了新到港的一批海汉货,隔天半夜自己家中就会失火,把家产烧个精光。至于还有想在白马井码头到儋州城这段路途上动脑筋劫财的人,基本都死在了护卫商队的民团军枪口之下。

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对海汉产生了怨恨,并没有办法进行确切的统计,但安全部很清楚民间肯定会有某些暗流存在,改朝换代的措施所要触及到的利益,必定会让其拥有者作出某些反抗的举动。

只是琼北不比琼南,海汉在这边的统治基础远远不及琼南稳固,虽然在燎原行动后对琼北已经实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541章 真相渐明,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19687/54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