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3章(2/3)

作品:《1627崛起南海

知方面的缺陷。

他们这样的年轻官员认为既然海汉的商业模式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那就应该利用优势,全面取代旧式的商业模式,但这种片面而激进的想法显然很难在原大明统治区内推广实施。不管是石迪文,还是万岩、李发这些人,显然都选择了更为稳妥的处理方式,即先合作,再逐步寻求改变,尝试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带动这些地区的商业发展。

目前来看,这种做法应该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毕竟照李发所说,不仅是有人偷师,而且已有商家开始效仿海汉商业机构的经营模式了。

李发接着说道:“老夫这次去扬州,与当地的富商作了多次商谈,收获也是不小。再拿盐商为例,他们手上有充裕的资金,有各种人脉和渠道,也有攀附新东家的心思,所以很希望能够利用改朝换代的契机,为自己的家族捞取更多的好处……不止是多赚钱而已,他们还希望能够得到更多表现的机会。”

宁子敬立刻就联想到了前几天哈建义曾提过的那些事情,开口问道:“那他们是不满足只做商人这个行当,还打算要走仕途了?”

李发微微点头道:“据我观察,他们是有这样的想法,有人在朝中做官,才好为他们保驾护航嘛!”

陶弘方道:“我们这次到杭州之后,听说军中倒是有不少来自扬州盐商家族的子弟,说不定这些人日后真能在军中担任要职。但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等见识浅薄,却有些看不明白。”

李发道:“其实不止是军中,这些大家族前些年就送了不少子弟以各种名义到三亚留学。不管这些人在三亚学的什么专业,只要他们能够通过结业考试,就有很大的机会能在官府里谋个职位。”

李发所说的这种情况的确是客观存在的。海汉的官僚体系一直有极大的需求缺口,但出于安全和效率方面的考虑,一般还是会倾向于任命自家培训出来的人才。只要能在海汉念完中学,就有很大机会进入官府当差,而这些人员的出身背景,往往都只是次要的考虑因素。

而对于家底丰厚的大家族来说,当他们意识到这样一条“捷径”之后,自然便会想方设法地往三亚塞人。至于这期间所需的费用,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更何况这相较于传统的入仕方式,不管难度还是费用都要低得多。唯一比较有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当时海汉尚未夺取天下,他们这种两头下注的行为,未必能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2523章,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19687/267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