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章(2/5)

作品:《1627崛起南海

侵中掳走了几十万大明百姓,皇太极可没有打算要让大明百姓过太平日子!”

这尚青心理素质极好,被当面怼了几句也丝毫未乱,冷静回应了钱天敦的指责:“我家王爷所说的百姓,自然是指我大清国和贵国的百姓,并不包括大明的百姓在内。再说大明近几年内乱不断,朝廷又无力平息农民军在各地作乱,被我国带走的这些百姓,就算留在大明也未必能过上太平日子。他们到了辽东之后,反而可以过上没有战乱的平静生活。”

“得了吧,满清是个什么情况,大明汉人在满清又是什么样的待遇,我们都很清楚。在战争中被俘获的汉人去了满清只会变成奴隶,受满人的驱使压榨,这样也算是平静生活?”钱天敦对尚青的说辞嗤之以鼻,立刻便予以了揭穿。

尚青见钱天敦语气不善,连忙又辩解道:“钱将军说的这是老黄历了,我国皇上早有规定,每个庄园最多只能保留八个汉人阿哈,其余的汉人都编为普通民户,在战争中俘获的汉人也是如此。而且我国还在辽东给汉人分配了大量田地,让他们从事农业耕种,贵国多次出兵辽东海岸,想必对此也有所了解。另外皇上也愿意任用汉人做官,如今朝中已有不少汉人重臣效力,并无满汉隔阂。”

钱天敦道:“你说的汉人重臣,是指范文程、宁完我,还有包括你家王爷在内的三顺王这些人?没错,这些人的确在满清得到了权势和地位,但他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待遇,都是源自于他们背叛了大明!”

尚青却继续辩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此乃明智之举。再说这种事又不单是我国才有,据小人所知,贵国很多官员也都是出身大明,如今效忠海汉,难道这又有什么不对吗?”

钱天敦一时间竟然有些语塞,他倒是没料到这个使者巧舌如簧,竟然如此善于口舌之辩。但说来尚青的话也的确有些道理,海汉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大明吸纳了包括人才在内的大量资源,其中的确不乏一些大明官员改换门庭投效海汉。只不过海汉对大明的敌意不像满清那么强烈,所以海汉吸纳的这些人员对大明所造成的危害自然也比不过尚可喜之流。

但站在钱天敦的立场上,他一向很排斥与满清和谈的可能性,不管能不能辩得过对方,他都不会将和谈列为顺位第一的选项。而尚青所列举的这些歪理,更是让他觉得心头不爽。

尚青察言观色,倒是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让钱天敦感到难堪,转而说道:“其实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2359章,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19687/251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