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4章 繁荣背后(2/5)

作品:《1627崛起南海

单纯靠人力背负来完成装卸货物的私人码头,火车站便在港口旁边,完成转运也要远比私人码头更为方便。当然了,享受到这些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一部分商人还是会选择在私人码头完成货物装卸。

得益于拥有不少专业人才的海运部门,海汉对港口运营的专业化程度同样也是领先于这个时代。西方同行们还在为自己能在东亚地区寻得一处天然港湾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海汉已经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开发建设了超过十处大型港口,并且其中的大部分地方已经进入到良性运转阶段,担当着区域海贸枢纽的角色,每年为海汉创造出大量财富。

再次回到岸上的时候,李溰注意到码头上从事重体力活的几乎都是肤色黝黑,裸着上身的外国劳工,而工头倒基本都是汉人装扮,便向周恒行问及此事。

周恒行解释道:“世子真是细心,其实这些劳工都是没有海汉国籍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一些甚至还是奴籍。他们不懂汉语,不识汉字,所以也没办法从事要求更高的技术工作,只能安排他们做这些简单的体力活。他们可以靠出卖劳力来养活自己,甚至是脱离奴籍,得到申请加入我国国籍的机会。”

海汉历年来一直在港口、矿山、种植园等地方大量使用外来劳工,这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官方也默许私人业主大量购入和使用奴隶劳工。但为了照顾民情,给这些处于本地社会最下层的苦力们一点念想,海汉官方依然还是在各种公私劳动营中施行劳动积分制,并对脱离奴籍和申请入海汉籍等特殊待遇设置了相应的标准,以鼓励这些外国劳工奴隶工作。

当然了,不管是哪一项标准,想实现都极为艰难,最终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坚持到条件达成的那一天。而绝大多数非海汉籍的底层劳动者只能用他们出卖的劳力混个勉强温饱,能从这些地方混出名堂的,要嘛是千里挑一的狠角色,要嘛是上辈子修够了福报的幸运儿。

李溰自然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他只是感叹于海汉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此之大,会特意收容这么多的外国劳工。回想自己在南下途中参观过的几处港口,似乎都没有这样的景象,这或许也是因为那些港口距离大明更近,引入汉人移民更为便利的缘故。

因为朝鲜团队人数众多,周恒行提前在港区一家酒楼里预定了一整层楼,否则仓促之间还真是不好安排这么几十号人。不过虽然这是以他个人的名义邀请朝鲜团队吃饭,但招待费用肯定还是会走公家的账,好在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1864章 繁荣背后,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19687/198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