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各有打算(2/5)

作品:《1627崛起南海

其实多少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碰碰运气而已,万一运气好真成了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与过往一样被海汉严词拒绝,那也不会太受伤。

除了蒸汽机这事之外,福建和安南所提出的其他贸易要求基本上都得到了应允,这也稍稍缓解了两位使者心中的不快。他们并不知道海汉的长远规划,既然眼下能够从海汉这边得到其他方面的一些让步,让自己所在的阵营有利可图,那再揪着蒸汽机的事情跟海汉纠缠下去就没有必要了。

当然他们也明白,海汉在贸易领域虽然做出了些许让步,但其主导地位却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改变。实际上海汉在国际贸易中一直都表现得极为强势,就一如军事一样极具侵略性,也就只有少数资深合作伙伴能有跟海汉高官坐下来讨价还价的资格。

这两家提完条件之后,便轮到海汉提出自己的要求了。其实今年海汉的要求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依然是两件事:一、拓展海汉商品的分销渠道;二、继续扩大招募移民的规模。前一条主要是针对福建提出,后一条则是针对安南。

海汉所希望的分销渠道不仅限于福建省内,更希望许氏能利用自己的商业机构,向内陆地区的江西、安慰、湖南、湖北等省铺开,将海汉商品销售到大明境内更多的地方。这不单是追求销量的问题,同时也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大海汉在大明的影响力。

施耐德重点提出的商品并非利润最高的日用品,而是文具和印刷品。传统的拳头商品玻璃文具和近年出版的各种书籍,是海汉希望现阶段往大明境内大量销售的商品,哪怕利润薄一些,甚至是放弃一部分地区的销售利润,也要力求将销路打开,占领大明的文化市场。

“不赚钱……那做这买卖意义何在?”许裕拙终究是一名武将,对于海汉经营这些文化用品的目的看得并不透彻,当下便提出了疑问。

海汉打算在这个领域赔本赚吆喝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增大在大明文人圈子里的名气,进而对统治阶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希望借此手段来吸引更多的大明文人以移民的方式投效海汉,提升国民的平均文化水平。

通过这样的方式真的能吸引到文人投效吗?答案其实是肯定的,海汉这些年从大明招募的移民为数不少,其中但凡是能识文断字的,都会被问及投效海汉的主要原因。为了生存下去混口饭吃,或是想到富庶的海汉国发财都是常见的理由,但其中也不乏有因为海汉出产的文化用品而对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1627崛起南海》 最新章节第1732章 各有打算,网址:https://www.bqg999.org/19/19687/184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