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辽东的安排(2/3)

作品:《隋末第一狠人

有些东西,真的需要天赋,这也是为何最早辽东众人,甘心让邹羽领头的原因之一。

扶余城鸡鸭鹅鱼,养殖最多,至于猪,虽然也不少,不过大力推广,还是最近两年,因为猪的胃口太大,以前的百姓养不起,多数时候,都是放养,让它自己找吃的。

现在邹羽最先是由官府出面,进行大规模养殖,以半放养的形式,建立养殖基地。

阉割后的猪,长势好,又没有那么皮,多数时候都是在山上,地里找吃的,累了就睡觉,不像没有阉割的猪,疯跑,打架,都在干,还没有羊子听话,这也是养的人少的原因之一。

不过猪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产量高!一般猪两年能生三胎,而且一次产崽好几个,最多能生二十多个,只不过非常罕见。

一般数量是最少三个,六个,和九个比较常见,十二个就很少见了;猪一个胎盘,是三头小猪,而且每头小猪都有一个固定的猪奶,因此如果生了十二头以上,就必须把多的人工饲养,或则让其它母猪养,不然就会被饿死。

当然,这都是养殖人员总结出来的经验,按照邹羽的意思,除了挑选最强壮的做种猪,其余公猪都阉割,而母猪越来越多,自然小猪的产出,也越来越多,目前扶余城,辽东城,两地已经各有近千头。

明年开春之后,这两地的猪仔,就能有限的卖一些给百姓了,按照邹羽的意思,官府完全可以做一个猪仔产出的行当,这样百姓就能直接购买幼崽,省去了许多麻烦。

在一定范围半放养,还有一个好处,因为猪会把这个范围之内,所有植物,连叶带根,吃得干干净净,还会把地拱开,可以说放养一年,只需要把地里的石头捡走,第二年就可以在这里种地了,因为猪已经开荒了,加上它处理不完全的粪便,这块地还会变得相当肥沃。

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犷的利用方式,猪这东西,邹羽一点都不陌生,最好的办法还是圈养,而且要为它修建一个专门的圈,在它下方做一个大粪池,一年到头,全靠它给庄稼,增加肥料。

正是这几年辽东开始大规模,多次施肥,因此庄稼每年都在增产,这让老百姓都非常开心,也逐渐的开始习惯精耕细作。

邹羽搬迁中原百姓到辽东城,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建立农业实验基地。

要说最会种植,肯定是中原的百姓,他们是最在乎庄稼,也是最舍得下力气照应庄稼的民族,没有之一。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隋末第一狠人》 最新章节第207章辽东的安排,网址:https://www.bqg999.org/180/180398/20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