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挑选安置法家治中原(2/4)

作品:《武布中华

。”

书吏闻语,只得一样一样的询问,老者的籍贯,家中有多少壮丁,多少妇女和孩子,以及体貌特征,然后一一记录。

“这些信息关系到你们一户,能够租种多少公田,要缴纳多少赋税,分发多少口粮。必须如实禀报,等到了落籍之地,县里还会核实,若是对不上,夹号十日!明白吗?”

“小老儿句句属实,不敢欺瞒官爷!”

书吏将一份新户贴拿起来,等老汉点表态,才递给他道:“拿上它去旁边领口粮,半月之内赶到新郑县落籍,那边会有官员和差役接应!”

老汉拿了户贴,便来到一旁,出示户贴,领取一家人半月的口粮,然后就得自己带着家人,前往落籍地报道了。

乱世用重典,高欢治理中原,用的是偏法家的思想。

他一面给百姓分地分种子和口粮,一面对于瞒报人口,私自开肯土地,偷税漏税进行打击。

对于犯错之人,轻则戴着沉重的枷锁,跪在县衙前示众,众则判刑劳改,甚至杀头。

正是在严峻的法令之下,高欢才能最大限度的动员辖地的百姓,调动更多的钱粮,收取更多的赋税。

这时,袁时中看见,领完口粮的百姓,带着家人成群结队的前往落籍地,军政府不到一个时辰,就疏散了数千人,不禁感到惊叹。

以小见大,袁时中看见军政府,办事的效率,绝非明朝官府可比。

只此一点,袁时中等人就信心大增,逐渐打消的心中的疑虑。

毕竟高欢虽强,但占据的地盘,真的比较被动,少有能够以此为根基,成就一番大业的。

起初袁时中心里,还有些担心,但看见高欢手下官员的高效率,便觉得有了底气。

同样的地盘,同样的人口,这表示高欢能够更大程度的动员和发挥地盘内的人力和物力。

现在李自成占的地方虽大,可与高欢相比,能够调用的人力和物力,恐怕还不到高欢的三分之一,全靠着打下的几个藩府存银支撑。

这时,在对百姓进行疏散时,忠武军将士,在旷野上摆放了近百个方桌,书吏坐在后面忙碌的登记,军官则对降军进行简单的测试,挑选着合格的士卒。

李平远站在一旁,看见一名士卒,将五十斤重的石锁举过头顶,便问道:“此前具何职?”

“回禀将军,左翼步弓手!”汉子忙回道。

李平远遂即吩咐道:“让他试一试!”

汉子随即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武布中华》 最新章节第361章挑选安置法家治中原,网址:https://www.bqg999.org/180/180060/37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