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蝴蝶翅膀再掀风暴】(3/4)

作品:《梦幻香江

年前就有大动作,开始整合电视台、电影公司和唱片公司的艺人资源,又有一家院线做后盾,最多再过一两年就能羽翼丰满,到时候必然成为香港影视圈的龙头老大。”

邹闻怀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这段时间也在关注康剑飞旗下产业的大变动,意识到康剑飞是在同时搞制播分离和娱乐经纪制度改革。一旦康剑飞改革成功,几家公司形成的能量足以傲视香江,而他邹闻怀却只能干看着。

…………

…………

邹闻怀还能稳坐钓鱼台看戏,邵一夫的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却情况愈发不妙了。

在平行空间里,香港电影最繁荣的时候,香港一共有五条大型院线。但院线不是越多越好的,因为香港市场太狭窄,院线一多就需要更多的电影片源来支持。而在供需关系影响之下,就会有大量赶时间抢拍出来的烂片问世,以满足几条院线的片源需求。这才有了郑裕玲同时接九部戏,在九个剧组之间来回奔‘波’的“郑九组”佳话。

而一旦烂片成灾,随便拍一部戏就可以赚钱的情况下,电影圈的创作风气就会改变。盲目的跟风和滥造消耗掉大量的影视资源,严重摧毁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外加各种海外投资加入,许多人都是拍烂片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进而使得港片的整体质量严重下降。

港片有两个超级繁荣期,第一繁荣期是在60年代,那个时候台湾电影还未崛起,大陆又处于闭塞之中,港片成为整个东亚当之无愧的霸主。不过后来冷战愈演愈烈,南洋成为文化反/共的重灾区,印尼排华仅仅是最为‘激’烈的体现而已,连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亦在排斥中国文化。

香港电影也是华语电影,受此冲击之下,几年之内就有无数电影公司倒闭,香港的影院数量更是飞快地下降了一半,继而又被台湾电影所超越。

港片的第二个繁荣期就是80年代,业内俗称为“黄金十年”。这十年内的港片无论从商业‘性’、娱乐‘性’、艺术‘性’而言,都不输给好莱坞电影,而且在这十年里,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是最为高昂的。

8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电影,制作一部喜剧片平均耗时40天,绝对是‘精’心制作打造,而到了粗制滥造的90年代,一部香港喜剧片10天就能拍出来。

当香港出现五条院线的时候,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号召减少院线,注重影片质量,可追逐利益之下谁管这些?

(香港五条院线的出现是市场逐利的结果,后来造成港片衰落,各大院线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梦幻香江》 最新章节347【蝴蝶翅膀再掀风暴】,网址:https://www.bqg999.org/18/18702/34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