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2/3)

作品:《明末不求生

“自从郑酋济尔哈朗抵达太原城下后,东虏便一改过去长期围困的战术,开始猛烈攻城。清军攻城兵力尚且不足,那些向东移动的旗帜是怎么回事?”

张国武牵马上山,他同样困惑:“东虏连日来攻城不休,郑酋好像连命都不要似的,非要在短期内和太原守军决一死战。这种情况,怎么突然有余力派兵往东。”

袁时泰脸上挂着一层阴云,他联想到自己从开封出发时,晋王的一些寄语,心中渐渐产生不祥的预兆。

“我们去看看。”袁时泰说,“为太原守军侦查外围军情,本来就是我们的任务。”

张国武慨然道:“好,随袁将军杀虏。”

张国武是明朝正规边军的将门世家出身,袁时泰则是河南本土流寇出身,但是经过许多战争的锤炼,在大顺军中,像这样出身南辕北辙的人,已经有不少成为了同袍战友和知己至交。

自从崇祯十五年、十六年以来,大顺军好像旋风一般席卷秦、豫、齐三省大地,不知道多少明朝的将领和士卒,或者被俘虏,或者被迫投降,也或者是主动归诚。

他们初始的底色,的确难以逃过首鼠两端的投机指责。

但经过一年多,甚至两年的时间考验以后。真正的投机者多数已经叛离或者被大顺军重新采用武力镇压了,剩下的人,都因为不同的原因,终于选择了真正站在大顺军的阵营,为这个新王朝而战。

时间,时间,对大顺来说,最重要的始终是时间。

只要时间继续向下推移,地方绅民、前朝降将,都会慢慢加强对于新王朝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大顺的力量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

而这,就是大顺相对于清军最大的优势之一。

那么也就无怪乎,多尔衮如此急切地寻求一场决战了。

袁时泰、张国武皆纵骑如飞,这队骑兵部队迅速地从山冈上冲了下来,飞快朝着清军旗帜的方向冲过去。山西中部谷地,地形复杂,群山缭绕,不利于大军活动,但正好适合小股游骑的穿插渗透。

袁时泰、张国武二人麾下这支骑兵部队,大约一半是明朝宣大边军的余部,一半是楚闯骑兵。

前者马术精湛,作战经验丰富,加入大顺军战斗这么久以后,由于充沛的后勤供应和饷粮支撑,士气也不再像过去在明朝时那样低落。

后者的楚闯骑士,都是李来亨一手调教出来的精锐之士。他们的作战经验虽然尚不及明、清两军那些拥有十年以上沙场经验的老骑兵,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明末不求生》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网址:https://www.bqg999.org/177/177304/73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