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河西(上)(2/4)

作品:《大燕公子

党民众迁往辽地,大大缓解了我赵国当时的窘境。”

“第二次,邯郸保卫战,也只有公主与燕王康顶着燕国朝堂的极大压力,对我赵国伸出了援手,一直向我邯郸输送粮草、武器。如果不是公主与燕王康的帮助,臣以为,邯郸保卫战我赵 民会因为粮食问题,饿死更多。”

“不但如此,燕王康后来还派遣大军南下,千里驰援,抢夺上党,阵斩秦军上将蒙骜与司马梗二人,大败十五人精锐之秦军,这才有了我邯郸保卫战的胜利。”

“而我赵国不过是把原来燕国的中阳郡,归还给了燕国而已,我赵国其实并没有损失固有的疆土。大王,从以上看出,公主与燕王康还很在乎王上的。”

不能不说,平原君赵胜的一番话,让赵王丹心中好受了很多。

仔细想了想,也确实如此,每次赵国碰到难处的时候,第一个愿意对赵国伸出援手的,确实是燕太后姬赵氏与燕王康。

赵王丹心情平静下来,对赵胜道:

“王叔刚才所言极是,家姊与燕王康对我赵国是帮助很多,看来是寡人偏颇了。那么这次,我赵国又要把何地给予燕国,来换取燕国的粮食呢?”

说到这里,赵王丹缓步来到了墙前的地图旁,平原君赵胜紧随身后。

二人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墙上——赵国江山堪舆图。

从地图上看,赵国真可谓是四战之地。

赵国的地形,沿国土中麓为太行山脉,呈现出的是一个不规则的“u”型。西有秦国,南有魏、韩两国,东有燕国,北方则是匈奴、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赵国独特的地形,使赵国有三大政治中心。一个赵氏发家的晋阳,一个是都城邯郸、最后一个是北边的代郡。只要这三个地方有一地尚存,赵国就不算亡。

这三大政治中心之地,赵国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于燕国的。

虽然郑朱从蓟都传回来的讯息,燕国朝堂的意见,是想用粮食换取赵国北部的代郡、云中、雁门一带的地方。

但赵王丹与平原君赵胜,根本没有理睬燕国朝堂的建议。

这怎么可能?代郡、云中、雁门一带,可是赵国北部的政治中心,是赵国“胡服骑射”以来,赵国战马与骑兵的主要来源地,是故都晋阳城北方的最主要屏障。

代郡、云中、雁门这些地方,赵国是不会让给让给任何人或国家的。

赵王丹与平原君赵胜的目光,都注视到了赵国地图南端,去年刚从燕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燕公子》 最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河西(上),网址:https://www.bqg999.org/166/166511/41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