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蟒服冠带(1/4)

作品:《千秋皇明

送走了徐光启后,朱由楫忍不住又看了眼桌案上的书信,然后喊来了曹化淳,吩咐他将书信自信收藏好,不要弄坏了或是弄丢了。

这封书信可是来华的传教士写给徐光启的书信,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金尼阁用汉字写的亲笔信,几百年后这就是华夏与欧洲文明交流的见证,妥妥的文物,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这是一封特殊的书信,说不定这封书信就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个时间里,被中外的学者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间从皇家的收藏中发现。朱由楫如此在心里想到,也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是为后世的华夏考古和学术界做贡献。

说实话,他其实对耶稣会的传教士来北京其实还是有些许期待的。当然并不是他对这些人或是他们的基督、耶稣感兴趣,而是对他们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感兴趣,尤其是金尼阁在给徐光启的书信中所提到的那7000余册书籍。

华夏和欧洲因为各自不同的地缘地理环境,一个是大江大河孕育浇灌而产生的农耕文明,一个是海洋海岛催生发展出的商业海盗文明。

华夏与欧洲是两个风格迥异的文明体系。

两个体系的文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绚烂多姿的思想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科学技术。

华夏的科学技术从先秦时期一直到如今的大明朝,其实并不比西方的科学技术要落后,甚至于曾经一度要领先于全世界。真正的使华夏在后世科学技术上落后于西方的也就是螨清入关后的短短300年不到的时间之内。

华夏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其实一直都是讲究实用性的,大多都是对生产经验的技术总结,可以说是属于综合性的。欧洲文艺复兴过后而快速兴起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更加的注重理论探索,穷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此时的西方科学文明尚未将华夏甩在身后,朱由楫认为至少此时的大明在科学技术方面起码是和欧洲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而这些传教士们所掌握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正是如今的大明所需要的。

他更多所期待的其实是西方传教士们带来的自然科学能够被大明本土的应用科学所吸收,对大明科学文化进行补充,从而让华夏文明依旧能够在世界上保持一个领先地位。

此时的欧洲正是刚经过文艺复兴不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快车此时还远未到发车的时候,华夏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同欧洲争夺工业革命的福利,至不济也要与欧洲在未来工业革命的发展中齐头并进才成,绝对不能让华夏全面落后于西方,到最后还反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千秋皇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八章 蟒服冠带,网址:https://www.bqg999.org/165/16581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