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西北人的手段(2/4)

作品:《大宋帝国风云录

汴京地皇帝没有兑现诺言。没有满足西北人地利益要求。更严重地是。皇帝大力扶植童贯和刘延庆。在最短时间内让他们和西北军分庭抗礼。这是西北人无法忍受地事。很明显。西北军如果遭受重挫。实力受损。折家兄弟和杨可世、王等人也就无法混了。不死也要脱层皮。

刘光世、辛兴宗等人遵从皇帝和童贯地命令。保存实力。没有实力。对付不了西北人。更无法抗衡李虎。

种师道和姚古不愿意打。也确实打不动了;折可求、杨可世等人则坚决不打。他们已经打定主意要杀了童贯;刘光世、辛兴宗更不打了。不但不打。连军队都没有过黄河。不要看命令一个接一个。但童贯给他们地命令非常明确。不要过黄河。即使河北丢了也没关系。

李纲不想浪费时间了。他最后一次提出恳求。但结果依旧。

李纲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希望刘光世带着军队进入大名府。会同大名府一线地军队。在黄河北岸建立防线。同时恳求种师道、姚古、折可求增兵~沱河一线。好歹做做样子。免得真定府一线地虎烈军陷入金军包围。真定丢了。金军杀到黄河岸边。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还是没有人答应。

李纲苦叹,上奏汴京,同日,他离开大名府,急赴真定督战。

=

李纲离开后,刘光世等人也返回了黄河南岸,而种师道则急召折可求,商议诛杀童贯一事。

今日汴京形势完全脱离西北人的掌控,原因何在?原因就在童贯身上。

童贯早该死了。小皇帝主政的时候,他已经被定为大宋六贼之一,其它五个人都死了,就剩下童贯了,而童贯之所以没死,都是因为李虎。李虎发动太原兵变,却没有诛杀童贯,反而予其以重用,并最终酿成今日之祸,到底为什么?是李虎失策还是其故意而为之?

种师道认为,李虎是故意的,他发动太原兵变,控制了赵楷和童贯,继而控制了西北形势,然后利用童贯在汴京覆雨翻云,和西北人分庭抗礼,这给他控制西北赢得了时间。一旦李虎稳定了西北,他就要对汴京下手了。

不等人,大宋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刻,必须做出决澜。

李虎弃守代北,帮了金军一个大忙,这导致金军可以集中兵力于河北,直杀汴京,由此给了李虎一个渔翁之利地机会。

“李虎弃守代北,目的是汴京。”种师道痛心疾首,怒形于色,“童贯肯定投靠了李虎,甘为李虎所用,出卖皇帝和大宋国祚。这种奸侫势必杀之而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宋帝国风云录》 最新章节第八十一章 西北人的手段,网址:https://www.bqg999.org/163/163136/68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