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圣道门(2/4)

作品:《恶明

门只能是模仿华州开设的各种讲堂,开了圣堂,这圣堂是选取那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老师,头脑清晰的年轻人作为学生,讲授治病救人的法子,若是学业有成,就可以被称为药师。

选取严格,出来的人都是懂得医术的人才,华州对这样的机构自然也是极为的重视,对于预算极为抠门的商人和司库官员们,也不吝惜钱财,有专款拨下,每个被称为药师的人都有一笔不菲的薪金。

因为待遇丰厚,地位崇高,所以对于称为药师和信徒的资格也是卡的极严,加上陈冲对这个原则非常的坚持,慢慢的,圣道门的教徒药师,只是在每年的圣堂毕业的学员里面而出。

在圣道门之中,虽然掌教陈冲出身楼观台,对于道家精义极为精通,此外还喜欢做些和楼观台传承有所背离的炼丹之术,不过他却不是太欣赏那些只会讲述道教经义,却没有什么真实本领的人。

所以在圣道门升迁,永远都是那些懂得专业技能的人得到最大的好处,升迁最快,这样的结果就是,圣道门除了个别的几个人,其余的人对于教义都不怎么精通,却都是有一门专业的技术,或者是懂得医术,或者是对于炼丹精通(已经是很接近实验化学)。

教徒少数,信徒众多,而且信众主要是为了他们的治疗才来参与,对于政权并没有什么威胁,并且信圣道的人不得改信他教,尼德兰人带来的加尔文教会传播势头也是遭到了遏制,圣道门对于华州来说,有益无害。

江峰和刘顺骅正是看到了这个势头,原本就是为了和西洋教会对抗而建立的圣道门,虽也没有想到居然有卫生部门的作用。圣道门也被华州纳入了自己的体系之中,圣道门掌教相当于华州六司的级别,也就是说,陈冲在官方的序列里面,地位和司库,司农这等执掌一方的大员相等。

其余圣道门的官员,都是按照华州的官员品级排列,华夏大地上早有古语,说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在华州的土地上,却真有些实现了。

实际上,信徒们缴纳的香火奉献,不足于维持圣道门的治疗,防疫还有在大陆上和白莲教等等邪教对抗的巨大花销。必须要华州财政的贴补,目前大战正在进行,他们的预计支出和司马从事一样,出现了缺口。

不过,战俘劳改农场的出现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圣道门当然也在农场的产出中,有自己的份额。而且在农场之中,圣道门的药师和道士们,一边是救助受伤得病的明军俘虏,一边传扬自己的教义。

说的天花乱坠不难,难就难在去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恶明》 最新章节第六百一十三章 圣道门,网址:https://www.bqg999.org/162/162903/67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