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复试(2/3)

作品:《寒门崛起

若是题目平常些。以你府试案首的身份是稳进了的,这次题目难度大了些,你倒是可惜了。”



朱平安……

今天是第二场,复试。

进场程序和上次一样,也是经过点名应保之后由差役领着前去号间继续考试。

没错,还是上次那个号间。

不由得有些同情胖子薛驰了,这货估计又得吐一天。

复试其实相对于昨天正场来说。重要性就稍逊色了些。大明对院试阅卷时间有要求,大约给了考官十天左右的阅卷时间。考生那么多,考官这么几个,十天阅卷时间太短了,为了尽快完成阅卷工作,考官们就约定俗成了一个惯例,阅卷工作最为看重头场试卷。时间紧的话,可能头场的试卷也只能匆匆浏览一下。这个时候,如果你头场试卷做得好,那就恭喜你了,先入为主,考官觉得你头场试卷写得好,那你差不多就可以过了,至于第二场第三场等等都可以鸡犬升天;相反,如果你头场试卷答的不好,那就尴尬了,头场都不好谁还管你后面怎么样,即便你后面的几场考的再好,估计也回天乏力了。

当然也不是说复试就不重要,阅卷人阅卷还是要看你答题质量的,尤其是,有固定格式,比较容易公正的看出你的文章质量。

击云板后发试卷,数位衙役举着粘贴有题目的牌子在号舍前的过道辜生看题目。

今日的考题较昨日而言,要少一些,两道四书题,还有一道不太常见的试帖诗。其实明朝乡试、会试、殿试都是不考试帖诗的,即便是童子试也少见,因为太祖反感这个,不过中期之后太祖影响力减弱,童子试中也偶尔会有试帖诗,不过很少,而且评卷也主要是看四书。

两道四书题目不像昨日那道子曰,比较正统,第一题是“过则勿惮改”,出自《论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第二题是一个长句子,“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出自《孟子》。

这两道题都比较正统,对于经常做做的怎么样,就看大家的功底了。

不过最后一道试帖诗,却是一个陷阱,题目为“黄花如散金”。

《礼记》中有句话是这么写的,“季秋之月,菊有黄花”,估计会有很多考生据此写试帖诗时写什么秋景啊菊花之类的,如果这样写的话那就大大的跑题了。

朱平安看到这道题目时,却是有些感谢上河村那个腹黑蛮横毒舌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寒门崛起》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六章 复试,网址:https://www.bqg999.org/16/16938/1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