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明证(全书完)(2/10)

作品:《绍宋

…为什么要来此地祭祀?还不是因为十年前的秋日,咱们就是在这里下定决心不去扬州,转而咬牙抗金的?而今金国殄灭,北疆一平,堪称功成事遂,所以回来给道祖他老人家做个汇报……现在祭祀完了,有些事情,咱们也不必谦虚了……吕公相?”

“老臣在。”

距离赵玖最近一人即刻从座中起身。

“不必起来了。”

赵玖再度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只是捧杯示意。“咱们在座中持酒论英雄便可……武将要论战功,这个东西已经落定了……咱们说下定策之勋……吕公相以为,建炎十载,定策之勋首在何人啊?”

院中陡然安静下来,只有秋蝉之声与秋树婆娑发出的声音清晰可闻。

而吕好问坐回原处,倒也坦然:“臣闻凡事必有初,昔日当靖康之难,天下颓丧,主和者、求退者数不胜数,如臣等皆手足无措。当此之时,乃是李纲李公相与宗泽宗留守一内一外,力排众议,坚持抗金的。非只如此,当时官家初登大宝,流离在外,非李公相于行在重起朝纲,则朝廷难复立;非宗留守坚守东京,则中原尽墨,国家无望……此二人,乃是抗金之赤帜,国家之脊梁……功大莫可言也。”

“说的不错,没有李、宗二位从决策上咬住那口气,国家早就没了,哪来的后来那些事……宗忠武年长些,又已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便以宗忠武第一,李公相第二好了。”话到此处,赵玖举杯环顾。“诸卿,且为两位抗金赤帜浮一大白。”

众人不敢怠慢,便是匆匆从太原折返,被李纲传令通缉的李彦仙也平静举杯——其实,文官这里,表面上是文无第一不好编排,实际上却如林景默所言,乃是人人心中皆有一杆秤的。

而且,宰执之位的特殊性也摆在这里,所以十虚中、许景衡五人。

这五人,乃是南阳时期便登上相位的执政,是前期最艰难的时候实际维持国家运行和抗金事业的相公……不能没有。

而张浚,则补充提出了殉国的张所。

轮到刘汲说话时,这位当朝副相稍微有些出人意料,他越过自己和陈规,将赵鼎、张浚、胡寅、林景默四人一并提出。

理由是这四人是从官内部功劳、资历,还要考虑武将那边的因素,除了王庶外,另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在于林景默与胡寅分别是张荣与岳飞的‘保人’。

当然,王庶本身就是资历、位置、功勋仅次于宰执这一档,也是争议较少的一位。

“台谏不能没有一个位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绍宋》 最新章节第三十五章 明证(全书完),网址:https://www.bqg999.org/154/154001/47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