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皇族应该和平民站在一起(2/5)

作品:《回到战国当赵括



大部分人都参加商业活动,确实是能够把劳动力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但是那样做的前提是农田在缺少劳动力之后依然能够产出足够的粮食。

所以问题就来了,怎么样才能做到在劳动力大量离开农田的前提下依然产出足够的粮食呢?

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生产力的进步,通俗一点说就是技术的提升。

举个例子,就好像是现代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一个人开着机器一天就能够做到一百个人用人力才能做的事情,这不就搞定了?

像德意志,美利坚等国家,就是这种大规模现代农业的代表,还有现代华夏同样也是在飞速的发展之中。

所以赵谦的话对吗?

也对。

只不过赵谦的话想要变得正确,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生产力来保证农田的产量,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大汉朝来说暂时还是做不到的事情。

赵括收起笑容,对着赵谦道:“所以你要记住,在没有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之前,农民就是重中之重,若是可以的话,最好不要轻易的让农民离开农田进入城市,不然的话就会动摇国本!”

这就是为什么在华夏的历史上,历代的中原王朝统治者们都坚持“重农抑商”原则的根本原因。

难道统治者们不知道商业一旦发展起来之后,商业税的收入会远远的超过农业税吗?

他们当然是知道的,毕竟这种东西只要找几个有点数学基础的人,稍微的算一算就行了。

但问题在于,农民都进城给商人打工了,粮食谁来种?

到那个时候,粮价必然飞涨,商人肯定又会趁机囤积居奇高价售卖,整个底层打工人也会吃不起饭,随后对整个社会产生不满。

再然后,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情节了。

所以,为了维持王朝的统治稳定,重农抑商就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统治者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不过对于赵括而言,他倒是并不需要他重农抑商这种政策,这是因为赵括非常的清楚,在他的治下大汉国必然会飞速的迈进到近代社会之中,到那个时候再加上从南方引进的水稻,大汉国的粮食就会有足够的提升,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商品足够自由流通的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发展起来,这一点赵括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突然,赵括想起了一件事情,笑着说道:“听说你和吴氏那个小侍女最近走得很近?”

赵谦一听到赵括的这番话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回到战国当赵括》 最新章节第1120章 皇族应该和平民站在一起,网址:https://www.bqg999.org/146/146178/116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