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2/5)

作品:《汉阙

多亏了老祖宗几万年前,跟当地土著的丹尼索瓦人混血。

赵充国颔首,让士卒们就地休息:“歇会吧,道远将那天在西霆障说的话,再与老夫细细讲一遍。”

那天在西霆障,任弘反驳金赏的提议,力劝赵充国,绝不可将羌人内迁。

将投降的蛮夷内迁,肇始于汉景帝时羌部迁于陇西等地,自此便有了东羌诸部。

到了汉武帝建元年间,东瓯国迫于闽越的压迫,请求内迁,举国徙至江淮,很多东瓯出身的越将在汉朝攻灭闽越、南越时出力颇多。

而元狩元鼎之后,浑邪、休屠投降,其手下的4万多人,被汉武帝安置到五属国,仍维持原先的部落,过半耕半牧的生活,属国骑后来成了汉朝对付匈奴的利器。

尝到了两次甜头后,朝廷遂视内迁为解决边患的灵丹妙药,在对付边境反叛、投降的异族部落,一言不合就是帮你搬家。太守得了户口增加的政绩,边郡蛮夷也被削弱,看似一举两得,殊不知祸根已经埋下。

明白这点后,任弘自是恍然大悟,暗道:“难怪历史上,西羌屡叛屡败,但每次战败,却仍能继续向东发展,不但遍布凉州,涉足三辅,最后竟能寇乱到河东,河内去!”

究其缘由,还是汉廷为了“充实”关西,胡乱拆迁,结果作出事来了。

羌人绝对攻不破的边塞陇坂,官府帮他们过,而对羌人来说,这种强迁也非他们之愿,沿途遭到欺压虐待,到了地方后生计没着落,动辄沦为奴隶。日子久了,自是满心怨恨,原本只是族别矛盾,再掺和进阶级矛盾,情况更加复杂。

加上内迁后仍按照部落管理,因俗而治,很难被归化为编户齐民,与汉人有天然的隔阂,遭到欺压后凝聚力更强。

等到时机恰当,其首领振臂一呼,便能引发一场反叛,与汉人的破产平民合流后,越发壮大。好比孙猴子进了琵琶公主的肚里,在关中大闹一通了,以至于东祸赵、魏,西钞蜀、汉,五州残破,六郡削迹,羌乱遂糜烂开来。

到了汉末魏晋时就更夸张了,因为三国乱战中原人口锐减,土地空虚,为了“充实”内郡,不但迁羌人,匈奴、羯人、鲜卑、乌桓也纷纷内迁,像极了后世欧洲大肆收难民入境,最夸张的时候,关中一半人口是羌胡部落,一时有法兰西变法兰西斯坦的节奏。

民族融合哪是那么容易的,汉化最快的是羌胡的上层人物,但他们学了汉人的文化,长了见识后,遭逢乱世,刘渊,石勒之辈遂出。

所以当时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汉阙》 最新章节第256章 青海长云暗雪山,网址:https://www.bqg999.org/131/131459/26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