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扶持新办造船场(2/3)

作品:《李朝万古一逆贼

除开铁道,关于新办的仁川造船场也要去看一趟。作为半岛国家,虽然现在开启什么大航海已经晚了,但是努力拓展与对岸清国的贸易还是大有可为的。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大市场,只要能插足进去,就是一盘丰盛至极的大蛋糕。

想要吃到蛋糕就要有足够的外洋贸易海船,而且还要发展一定的水军力量以保护贸易航线,所以除开东莱富山浦原有的造船场,靠近汉阳的仁川济物浦,现在也奉命新办一所同等规模的造船场。

其实东莱那边,莱商自己暗中请了两个荷兰的船匠,外加那些跟着反正起兵,现在各个有赏钱有新衣的原东莱水营船工,已经算是初具规模。按理说只要原班人马一溜儿拉过来,就能直接原地开工了。但是洪景来指望着培养人才和优秀船工呢,只让李禧著分几个业务骨干过来,剩下的继续造船对日贸易。

所以这边就看着一副“草创”的气息,只是普通的木匠泥瓦匠,在指导下营建船场。至于什么时候能开工,就需要那些被洪景来迁移过来的旧京商船工船匠作为基层劳工全部到位才行,而且短期半年一年的,洪景来不指望他有什么产出。

重点是,洪景来让接管旧京商汉水船运队的松商也过来掺和了一脚,就算将来有南北两个造船龙头企业,有个竞争什么的,才算是个事嘛。

松商因为在松都开京地区培育人参,所以能够成为名动朝鲜商界的大商团,他虽然没有熟练地船匠和水手,但是一方面接收了旧京商的遗产,一方面他家种人参的,一年往清国卖一二万斤之多,几百万两银子滚滚而来,有的是钱能招人。

此前松商是和湾商莱商合作,湾商从松商拿货去燕京卖,莱商拿货去日本卖,这两家虽然通过对外贸易挣了不少钱,但是货源始终控制在松商手中,挣得不过是二道贩子的钱。

洪景来让松商参与进仁川造船场的建设中,也是给松商机会,让他能有培养出自己的船工水手,参与进对清贸易的第一线。

别老想着窝在家里种人参,种人参虽然也是条出路,但是再往后二百年呢?

现在扩展对清贸易,紧跟着时代潮流,才能不被潮流抛下嘛。

松商大房朴周命不在仁川,他趁着天气好往义州送人参去了。现在人参还是他们松商的主业,每年都要趁着东北地区没有大雪封山的时候,往清国使劲的倒卖。

不是说他不重视仁川这边,毕竟那么大一个商团,还是需要不断地赚钱才能维持的下来的嘛。所以这边只留下一个行首在负责,这人屁颠屁颠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李朝万古一逆贼》 最新章节46.扶持新办造船场,网址:https://www.bqg999.org/122/122063/49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