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废除八股(三)(2/4)

作品:《明帝

多大,但是亲近的几个老臣一个都没有开口,早在开封的时候,朱影龙就对手下这帮子老臣子们提到过他对朝廷科举制度的不满,这些他们都知道,但是朱影龙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来要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到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朱影龙,他是要借助自己刚刚砍下来的屠刀,趁血迹还没有干之时再砍上一刀,不等天下缓过气来,将教育改革狠狠的向前跨一大步,这样一记连环勾拳,将大方向定下来,为日后更多、更猛烈的改革铺平道路。

血淋淋的屠刀告诉天下人,没有人能阻拦皇帝亲自推行的改革,谁阻挡,谁的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一旦皇帝下决心要做某一件事,阻拦是不行的,只会激来更大的怒火,因此尽管在庙堂之上,许多人对废除八股都没有开口,他们选择沉默。

废除八股可不是说一句话,下一道旨意那么简单的事情,首先要考虑的事,废除八股之后,朝廷科举该怎么考,考试如果没有一个规矩,那对阅卷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还有考试内容,这才是废除八股的核心内容,是不是还考《四书五经》?如果还是考这些儒家经典的话,那废八股也没什么?八股文也不是科举考试的唯一格式,只是到了大明才兴起的,换个别的格式,只要是同样的内容,问题也不大,也就是俗称的“换汤不换药”,相信天下的读书人只会认为朝廷想搞点新意,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再者说,要是换个什么考试方式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考的,科举也就没了意义,如果这一点天下的读书人都看不明白的话,那还考什么科举,干脆回家种地好了!

取消《四书》、《五经》不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那简直就是自杀的行为,搞不准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儒家的实力不在武力上,而在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认知上,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的,也就是俗称人心的力量,朱影龙没有傻到直接去对抗,千百年来儒家的“愚民”做的实在是太好了,他只能去利用它,并且改变它,所以改革必须从根上做起,正如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一个道理。

经过内阁数天的会议以及多方讨论征求意见,最后还是权衡考虑直接废除八股将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内阁原则上提交了一份同意今后科举不限定作文格式,也就是说,就算是不用八股文的格式,也可用于科举考试,当然也有些限制,比如字数等等,还有考试时间也有所缩短,并增加了《大明律》的考试,以选择题的模式,并公布了考试办法,还有教育部进入实质性的改革阶段,建立以乡学、县学以及府学到大学的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明帝》 最新章节第一章 废除八股(三),网址:https://www.bqg999.org/114/114538/7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