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午门校场庆功会,封王削权两辞官(1/4)

作品:《昌明

杨乐送走孙承宗,吃了一点东西,因为中午要举行新军庆功大典,他顾不得和朱兮兮温存一分钟,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午门外。

午门前有端门、承天门(也就是现在的 )、大明门三道门,其后面是奉天门。各门之内,则是排列整齐的廊庑。

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通常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归来,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民间传说中所谓的“推出午门斩首”亦指此地,不过,怕鲜血沾染了地面,大多杀头的犯人其实是拉到菜市场行刑。

午门北面是一排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

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的顶阙亭一座。

这样一来,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

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延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

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也可以从此门走一次。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此时,两掖门已经打开,杨乐的马车便从左掖门行驶进去。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的城台各个相连,环抱形成了一个方形的广场。

气势宏大的午门广场此时早已经是人山人海,先行到达的新军已在广场中央列成两个整肃威武的方阵,中间红毯铺地的大道直达远处的巍峨大殿。

见崇祯皇帝的布攆驶来,杨乐的马车也刚好到来。广场之上顿时响起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全体大臣一齐跪拜行礼,高声喊道:“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在高台的阶梯前停下脚步,挥手让文武百官起身,然后很不自然地瞧了杨乐一眼,杨乐却是报以微笑。

崇祯一看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昌明》 最新章节第169章 午门校场庆功会,封王削权两辞官,网址:https://www.bqg999.org/100/10001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