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3/5)

作品:《暗黑大宋

向百姓们解释,非是官家昏庸,官家一直对王巨十分器重。只是因为朝中有些大臣不喜王巨,因此想方设法诬陷王巨,这才逼得王巨辞掉官职。

这一说,矛头只对准了一个人。

去年王巨与文彦博发生冲突时,知道文彦博不会甘心的,因此将所有真相,来龙去脉,暗中派人宣传。

尽管他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然而还有一群人,他们也巴不得将文彦博的名声抹黑。因此在这些人的鼓噪下,几乎整个宋朝百姓都知道了文彦博在庆州大捷后的懦弱表现,以及他那句名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是与百姓共治天下。

至少在庆州。男女老少都知道文彦博在打压王巨了。

因此整个庆州议论纷纷。包括一些过往客商都加入到了议论行列。

这天,庆州城中一个生意兴隆的茶肆,便有两个客商在议论。其中一人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说不定能让王知州回到庆州。”

他俩只是说着玩,但他们是外地客商,并不了解当地百姓的心情,前面说完,隔壁茶桌上的几个茶客便拉起他的衣袖。问有什么办法。

这个客商便说道:“上书朝廷啊。”

并且他还举了一些例子,就象张士逊在知射洪县里,百姓舍不得他走,便拼命地将他挽留,甚至直接将他堵在县城里,不让他出去,然后上书转运使,转运使上书朝廷,成功地留下。

不仅是张士逊,在宋朝类似的事迹有好几十起。

有人是粗暴地强行将官员留下。有人是一边留一边上书。

有的留成功了,有的没有留成功。

那客商一一娓娓道来。

其实没有他说的那么容易。普通宋朝官员来来往往,百姓哪里管得着,甚至有的官员老百姓还巴不得他们早点走呢。

即便是优秀的官员,也未必能做到让百姓相堵于道,相堵于城,再三挽留,如范仲淹地方官做得很不错,然而多会有百姓强行将他挽留下来?若不是出这档子事,王巨以后走了,庆州百姓肯定舍不得,说不定相送的百姓又相堵于道,引起轰动,但未必强行挽留王巨。

这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有大恩于百姓,如张亢,就被百姓相堵于道挽留过。

或者前任暴戾,形成了严重的鲜明对比,或者其他类似的一些情况发生,才会发生这种现象。

不过百姓不知道啊,听得津津有味。

这时候他的同伴说道:“有什么用?王知州都辞官离开庆州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暗黑大宋》 最新章节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网址:https://www.bqg999.org/0/512/60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