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春江花月夜(下)(2/4)

作品:《诗意的情感

只能一悔再悔,一再地遗憾。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瑟瑟,白云悠悠,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忧伤感怀,泪水横流。写完三个四句即四韵,诗人停下笔来,仰天长吁之后,挽起衣襟擦泪,然后依着酒楼的栏杆,久久地凝望着渐渐远去的明月。

中国古代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到了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沿用一种没有严格格律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或以乐府旧题述写时事,抒发情感,或是自制新题反映现实生活。而张若虚使用的则是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背景,描绘着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倾述着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创造出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诗情意境。

琴音轻推慢陈,如倾泻一地的月光,缓缓地照在他的心间,勾起他无边的回忆和联想。记得一年春日的清晨,太阳刚好照在妇人的窗前。妇人正在窗口的梳妆台前,对着银镜梳妆粉饰。她轻妆淡抹,细心地打理着每一个睫毛和每一根发丝。他知道女为悦已者容,她是在为他梳妆打扮。可他却在想无论她如何地精心和细致,都无法再让自己回到那个妙年色丽的过去。妇人无法与男人相比,男人可在失去的岁月中求得功名,而妇人只能在生儿育女和伺候公婆的辛劳中耗尽青春。所以,她只能依仗男人的功名来宽慰自己。可是,回顾一生,虽是匆匆忙忙,却也是碌碌无为,未曾为妇人求得多少利禄功名。有时想来,竟不知自己因何而生,因何而活,因何要放弃安逸享乐去追求功名。眼下,同在月光之下,他多么想借这明亮的月光向妇人传递他的相思之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明月远去,夜已深更。两位歌女早已离去,整个酒楼已是一片黑暗,那个斟酒的女子已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可是,张若虚诗到此处,意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诗意的情感》 最新章节第836章.春江花月夜(下),网址:https://www.bqg999.org/0/255/83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