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响遏行云】(2/4)

作品:《骁骑

,百姓生活困顿,生计艰难.李利接手西凉之时,除了最初半年迅速平定西凉二州之外,整整两年多时间足不出户,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改善治下百姓的生计,恢复民生,全力发展农耕.为了支持农耕发展,他的妻妾子女都跟着他紧衣缩食.所需的开支用度一减再减,一降再降,衣食住行都必须精打细算.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浪费.而这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于是李利把军权下放至各营将领.将整个西凉军化整为零,自谋生路,自力更生.为此,为了压缩粮草开支,减轻供给压力,三十余万大军足足打了三年的游击战,自行筹集粮草,自行开疆扩土,自行发展壮大.

为期三年的修养生息对西凉军随后进取中原奠定了基础,其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大,无法估量.时至今日,西凉二州,朔州,并州和司隶等地,已经整整十年没有战事,让治下数百万百姓在乱世之中得以安享太平.再加上,李利大力发展作坊工业,扶持商业发展,鼓励商贾们与西域诸国通商.十余年下来,李利治下的农业和商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商业从无到有,农业从弱到强,两条腿走路,并驾齐驱,成绩喜人.这才是西凉独占鳌头的根本所在.

放眼天下,如今李利治下的州郡或许还算不上最富庶的州郡,但是在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方面,绝对在北魏和南汉之上,完全称得上是安居乐业,物质富足.所以李利治下的百姓对他的认可度极高,拥有高度归属感,对战无不胜的西凉军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李利下令扩军,三个月内便可再次招募三十万以上的新兵队伍.

人心所向,大业即成.于是,当南郊圜丘修建之时,长安城及周边百姓闻讯赶来自愿出工出力,使得高达三丈有余,上下三层的偌大圜丘祭坛,只有两个月便建成了.随着登基大典的日期日益临近,三辅百姓纷纷提前赶到南郊,在祭坛外围三里处搭建营帐,等候登基大典的到来,消亲眼见证大将军李利登基称帝的神圣时刻.

这是李利十余年辛劳所取得的成果,既是一份莫大荣耀,也是他必须担负的重大使命.而长安南郊这块土地则承载着他的所有梦想,记录着他的最初梦想,也见证了他梦想成真的辉煌时刻.

从某种意义上说,南郊就是李利的宿命之地.从最初跌跌撞撞的梦想起步,到如今霸业已成雏形的登基称帝,南郊这块土地见证了他的整个成长历程.

"嗵嗵"的脚步声响拉开了登基大典的序幕,而原本祭坛周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骁骑》 最新章节第217章 【响遏行云】,网址:https://www.bqg999.org/0/21/122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