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恶劣的开局(1/4)

作品:《红警大中华1985

海湾战争的初期真应了一位名为三胖的“伟人”的那句话——现代战争就是炮战。

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伊动武的一个月零1o天的最后通牒决议之后,萨达姆先命令边境上的伊拉克部队向边境另一侧驻守的阿拉伯国家联军和法军动了炮击。伊军在科威特境内部署了一定规模的苏联的2i2e口自行火炮、bm21火箭炮,来自巴西的阿斯特罗斯2火箭炮,甚至还有来自中国的老式15m牵引式火炮,总规模过一百门。

有心算无心,当伊拉克的炮兵炮击多国部队的阵线的时候,还是造成了一些慌乱,因为多国部队根本没有料到萨达姆在这个时候居然动手了,而没有等到通牒时间截止。顶在边境线上的是沙特的三个装甲旅,基本上属于美式装备和中式装备混搭,配备了一定量的中国履带式装甲车,坦克主要是mbnuo之类。

装甲部队以静止状态接敌,而且还是接受炮击,自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特别是一些重炮的轰击,对于主战坦克、步兵战车都有很好的打击效果,很快沙特人就损失了数十辆装甲车辆,不过这三个装甲旅也起到了自己作为“早期预警”的作用,他们遭到了攻击,就说明伊拉克人要攻打过来了。

除了沙特的“预警部队”,拖在最前线的是叙利亚第9装甲师和1个别动营、科威特第3机械化步兵师和第2机械化步兵旅和埃及第4装甲旅等部队,在沙特装甲旅遭到了伊军猛烈的炮火打击后,这些部队居然没有上去增援的意思,而是开始收缩防线,缓缓地向后撤去。

按照联合作战指挥部定下的方略,在遭到伊拉克打击之后,应尽量将伊军拖住,为后方留出时间,撤离当地人口,并实行区域性防御。

尽管多国部队人多势众,但是对于伊拉克还是十分重视的,普遍认为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强,除非是美国上,其他国家联手起来与伊拉克作战也可能会吃亏。这也导致了在战事一开始的时候,伊拉克的大规模炮击就使得一些前线指挥官腿软了,连忙从前方往后撤,而且还美其名曰是“既定方略”。

法军的第6轻型装甲师(幼鹿部队)是防守在哈夫阿巴廷西侧,拱卫整个多国部队防线侧翼的,可是现在阿拉伯联军回缩了,法军的第六轻装师就等于凸显在前了,即便是法国人自傲比伊拉克人强,但是当面的伊拉克军队可是多个师过十万人的规模,高卢雄鸡就算是自负,也不认为有能力抗衡数倍于己的敌人,也只能脱离。

结果,多国部队这样不靠谱的举动,导致了边界上原本作为预警和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红警大中华1985》 最新章节394 恶劣的开局,网址:https://www.bqg999.org/0/111/401.html